者要地的郡守才是两千石,个数有限。那地方的郡守就不是专门为治理百姓准备的,而是为了升调三公铺路。
“原来如此。”荀攸点头,趁此机会,他询问了很多李君浩的事情。
虽然这时候外面已经开始流传李君浩的事情了,而且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连李君浩是瘟神转世都出来了。原因吗,不用想也能猜出来,辽西的瘟疫史上第一次被控制住,华佗等一众大夫的功劳,被李君浩成功地割了韭菜。
作为一郡父母官,出了事第一个受罚,有了功绩也是第一个褒奖。
很快,荀氏早饭做好了。
吃饭的时候,荀攸郑重说道:“昨晚我想了很久,我决定还是先去辽西看看。”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坊间百姓都把李君浩吹成鬼神了,但在文人阶层李君浩却是一个不安稳的因素,甚至很有可能因为好大喜功遭到朝廷清算。
自领辽西郡守,兵进右北平,插手渔阳边防,不管哪一样,在以前都不是朝廷能够容忍的,也就是现在朝廷积弱,再加上黄巾起义影响太大,朝廷暂时没有能力进行远征。
实际上,在荀氏一族看来,李君浩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按照当前的标准,好的君主那必须政治正确,要懂得政治投机。
而李君浩却是用后世思维,大搞农业工商,对上层政治缺乏足够的经营,这就犯了大忌。
不过,荀家要想从党锢中走出来,如今大汉就需要一条有分量的鲶鱼,只有大汉皇室感到危机了,天子陛下才会解除党锢令。
只是自己一旦为李君浩卖命,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忠臣不事二主,这同样也是时下世界的价值观。
如果上述理由让荀攸还有所犹豫的话,家里的情况以及荀氏夫人的愿望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觉得自己不能让那个女人连生孩子的愿望都不敢有,这不是大丈夫所为。
“真的?”田婉儿大喜,李君浩的委托终于有了结果,不枉自己死皮赖脸地磨蹭了这么多天。
“真的?”荀氏夫人尖叫着站了起来,家里那些礼物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荀氏夫人出身也是读书世家,能和荀家结亲的本就不可能是一般人家。只是因为家贫,她很多习惯都改变了,书香门第的棱角也磨平了。乍一看,还以为是个爱占便宜的乡间村妇。
不经历过雷雨不知道雨水的冷,没拉过马车不知道马儿的累。
荀攸接着说道:“吃过早饭,咱们就出发吧!
此事非同寻常,郡守大人情况有些微妙,我要尽快和他见面。”
李君浩的情况确实微妙,一着不慎,很有可能就是雷霆打击。
荀攸早些见到李君浩,也能决定是否选择效忠他。
二元君主制的时代,君在择臣,臣也在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