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道,两边金吾卫把守清道。一时间,百姓低头窃窃。
这是何方神圣?排场不小嘛。长安城里可别横,撂一块砖都能砸出个公子王孙来。
忽听旌旗猎猎作响,两队人马手执崔氏大旗,单手持缰,高头大马,踏地而来。
队伍中间护着一辆马车,四批骏马齐头并进,车轮挤压着青石板,却不见垂帘晃动。远远观去,车身远比寻常达官显贵的车身长且宽,外观黑漆漆的,不见花纹。
驾车的是个精干汉子,不紧不慢,倒是个驾车好手。
顺着空出的道路,车队徐徐前进,到了这家馄饨店马车停下,车身离两人坐的距离不过十米。
街上空气凝结,铺子上吃馄饨的食客皆诧异停箸。
“景从。”不知怎么,这声音突然让程郢想起了丛林间刚刚饱餐一顿正舔着沾嘴想寻个地方休憩的头狼。
低哑懒散,莫名带着些嗜血。
“郎君,有何吩咐?”汉子回头问到。
“来碗馄饨,虾肉的。”一时间春风掠影,仿佛刚刚是个错觉。
这明明是位光风霁月的郎君嘛。
不一会儿,店里博士手脚麻利的奉上一碗,由这个汉子接过送进了车厢内。
不多时,那高大的汉子麻利出来,伸手摸出一个金锭,眼睛扫过程郢那一桌,俯身对店老板说了几句,那店老板连忙躬身应下,他才转身回到车架,轻驱骏马。
车队向东而去,众人方才如梦初醒,长街也恢复了热闹。
只是这一幕看得高歌有些肉疼,一锭金子说给就给,国公府钱多没地儿花吗?可以给她呀,这世上多她一个有钱人又怎么了?
程郢招呼着奔来的殷娘,一团火似的飞奔进店。
“还没吃早膳吧?都点好了。”啧,会来事啊少年!
“咦,高姐姐,这么巧,咱们又遇见了。”少女欢快的声音,像是初春时节黄鹂啼转,转头娇嗔道:“就知道你点好了,我在来的路上买了两个粽子,这下你别吃了,我和高姐姐一人一个好了!”
这边话音刚落,店博士就把饭菜呈上来了。
“唉,刚刚过去的,我没看错吧,崔家?”程郢呼哧呼哧吃着馄饨,聊起刚刚的事。
“嗯?嗯!是崔家。”高歌眼帘低垂,继而点头,细品唇齿间弹牙胶状的口感,心里琢磨着,回头搞出个升级版给阿娘尝尝。
“这是博陵的还是清河崔氏?”程郢转头看着殷娘,好奇地问道。
“这我哪里知道,我平民百姓一个。”殷娘看程郢还要聊这些,索性截住话茬。
“也是,咱们过咱们的日子,管他们作甚?!”程郢转念一想,倒也是这个理。
“博陵崔氏。”高歌咽下白里透粉的馄饨,琢磨着刚才车队里的男人,心底顿时了然,好心替这两个少男少女解惑。
“高姐姐是说崔国公府的崔二郎?”殷娘歪着头问道。
“然也。”
“是那个年纪轻轻就任安南大都护的崔二郎?!”程郢惊了。
“然,也。”
不错,这男人就是崔家二郎崔御,上头的一个姐姐早已出嫁,下头还有一双幼弟幼妹。母亲唐荣为安定长公主,父亲崔逸则是博陵崔氏一族大房嫡子。如此荣华富贵,这长公主也真是福薄,诞下幼女便身体愈发虚弱,不久便离世了。
“我今日居然离榜首这么近......”程郢惊得不能自已,喃喃道。
“什么榜首?”好久没回长安了,居然有什么榜单是她高歌不知道的?
“京城佳婿榜的榜首啊,多少少女做梦都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