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讲故事(2 / 2)

书了

先说定场诗:“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

说完定场诗。又是醒木一拍“啪”的一声。

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这样说的。

定场诗说的对不对,应不应景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我听别人说书就是这样讲定场诗。

“今天由我来说一段书。刚才说了,我在大清国游玩听到的,所以我就讲给你们听。我没有说过书。说的不好,你们莫怪啊,但是这个故事挺好的。那时候我听的时候笑的肚子都疼了。”

“那就是东北清国,如今的皇帝乾隆皇帝。”

“还有他的宠臣,天下第一贪官和珅。”

“另一个就是刘墉,他的家族原本是明国人。燕地被满清占领后。他为了保全家族和燕地的百姓,不得已,刘家只能入朝做做官,照顾燕地百姓了。没大官在朝为官燕地百姓就会被满人欺负了。”

这里的人对大清国都是有仇恨的。

永乐大帝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打下来的地盘还没捂热。

就被清国占领了,他一大半的国家土地都是从大明那里抢过去的。

“把背景交代出来了,下面现在开始说正文。”

〈话说!乾隆他父亲是雍正,母亲是玉贵妃。可据说,雍正不是乾隆的亲爸爸。他亲夫妻姓陈,是明国人。在雍正年间坐过中堂。想当初哇,玉贵妃生了个姑娘。那年月男尊女卑呀,她怕别的妃子万一生个儿子,立为东宫太子,她不就坐偏了吗?可巧啊,陈中堂家里生了个儿子。〉

〈玉贵妃私下联系一些人,把陈中堂儿子抱进宫里来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给换了!陈中堂第二天就辞官回家了,灭口没灭干净,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那个“以凤换龙”的传说。后来,乾隆长大了,也风言风语的,听说过这檔子事儿,可他本人也没较真儿。

他不敢啊万一是真的,皇帝他做不成了。〉

〈红花会大当家陈家洛就是他的亲弟弟,两个人长得基本一样的。

天地会总堂主,陈近南也是陈家族人。

他们都是反清复明组织。想里应外合的,把满清赶出关外,还我大明江山。

陈家洛多次联系乾隆暗中帮助红花会,都拒绝了。

还对这两个组织,打压和通缉。〉

这可是惊天秘闻啊,如果是真的,大清王朝真的就有大热闹看了。

皇家血脉都已经被人调包了,皇帝都不是满族人,而是中原明国燕州人。

〈您们想啊,他本人都已经是大清皇帝了,反清复明了,这皇帝他还能不能做啊。都不敢较真,别人谁还敢管那个闲事儿啊!话又说回来啦,怎么?一嚷嚷出去,大清国就会动摇国本了。传扬出去多难听啊,要解决也是暗地解决,一琢磨,得了,干脆闷着吧!等时机。乾隆也忍了。〉

“这样的事情我们知道就行了。是管不了的,我现在就说乾隆和他们大臣的故事吧。”

众人想也是啊,就关我们什么事啊,我们听故事就行了。说出去了也是,也是别人烦恼。

我们等着看戏就行了。

(这两章原本想做铺垫清国内乱的,特种兵趁乱去战地盘的,现在特种兵都不想要了,所以这几章要修改太多了,不想看你们可以跳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