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众卿。”
李隆基说完,所有官员都微微俯身,作好恭听的姿势。
“上元节前,宋丞相给朕送了一个好消息。”李隆基此时也是微微笑着,说道:“先前宋丞相提出的恶钱治理之法,已经初见成效了。”
这时台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一同喝道:“恭喜陛下,陛下圣明!”
“众卿不必如此,朕只是下了个诏书而已,真正出力的还是众卿。”李隆基客气地说了一句,然后又问道:“依众卿之见,这之后该如何做?”
这时苏頲就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所见,可按照现今的法子继续执行,不出多久,恶钱之事便不为为大唐之隐患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后就又有一个李姓的御史大夫走出来,说道:“陛下,以臣之见,如今恶钱之事既已有成效,那便可按照此法稍微地放缓力度,否则容易造成百姓哀怨,从而使随后的治理难以继续。”
李大夫的言外之意,自然就是说要让李隆基不要如此大力度地进行治理。
但是此时宋璟却说:“虽然李大夫所言极是,但现在既然已有了成效,那对于下面的地方官,就是多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治理力度放缓并非不可,但是不是现在,需要等到以后事情稳定,方可放缓力度。若是初有成效便直接松力,可能会有隐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陛下,臣认为这个方法尚有不明,可能会有隐患在于其中,暂不可妄动。”宋璟刚刚说完,就又有一个刘大夫走了出来,说道。
“目前调整了官铸钱与私铸钱的兑换比例,使我大唐国库的铜矿余量有了明显的亏缺。目前暂难填补,还需暂止此法,补充国库为紧。”
这时宋璟和苏頲都瞥了刘大夫一眼,随后苏頲就开口说道:“刘大夫此话是何意?是在说这种利民利国之事还有坏处?”
“又或者是说,这治理对于刘大夫来说,是一件大坏事?”
这里的意思,李大夫哪里听不出来,这是在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呢。他顿时就紧张了,说道:“苏丞相莫要胡说!”
“那为何刘大夫想要暂止此事呢?”这回轮到宋璟开口了,“这一席话,很难让陛下不怀疑刘大夫你啊。”
“我......”
“好了。”正当刘大夫还想继续开口的时候,李隆基却突然开口了,大臣们又连忙俯下身来,听李隆基的话:
“关于此事,朕知众卿也是有分歧的。谁说的话朕都会听的,好的朕也会试着采取,但是众卿还是莫要在此争吵才是。”
“既然是有卿觉得应该继续,也有别的卿想放缓力度。既然如此,朕就将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由众卿手上。”
说完,李隆基举起了自己的左手,说道:“若是觉得要放缓力度的,就站到朕的左侧。”
“想按照原本计划来的,就请站到朕的右侧。”
话音一落,大臣们就开始按照李隆基所说的开始站队了。因为宋璟和苏頲本就是站在李隆基的右侧,也就是他们自己所处方向的左侧的。他们相视了一眼,随后便没有移动。
不多时,下方的大臣们都已经站好了。宋璟和苏頲看了一番身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对面,很明显——自己这边的大臣是比对面要多的。
于是乎,李隆基就说道:“既然众卿都做好了选择了,那治理恶钱之事,就按照原本的速度的力度来吧。”
说完,大臣们又站回了自己刚刚所站的位置,开始了各自的汇报了。
汇报结束后,李隆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后,就宣布下朝了。台下的大臣照例是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