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玄幻魔法>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北明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一章 北明的心思(2 / 4)

税、丁役全都摊入田亩中征收,更是取消了大明享受数百年之久的士绅优待政策,“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扩大了赋税的征收人群。
至于曾经被大明朝廷忽略不计的商税和关税(即此前的市舶税),北明政权更是极为重视,不仅颁布制定了各种商税征收律令,还在地方府县和重要港口仿齐国税收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税务衙门,以图做到各种商税“应缴、必缴、全缴”的目的。
为了获得更多财源,北明政府还将盐、茶、糖等列为政府专营,每年从中获取大量收息。
除此之外,云州、镇州、苦叶岛、耿罗岛等地的煤矿、锡矿、林场、牧场、垦殖农场,也多为官办或皇家产业,也为北明政府和皇室带来大量的收益。
上述种种,使得北明财力极为充裕,从而为其实行所谓的“先军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而,北明在自身人口规模少,无法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的情势下,那便用钱堆出来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来对抗他们最大的敌人——秦国。
有鉴于镇州毗邻秦国,以及其经济上的重要性,北明几乎将一半以上的陆军和三成左右的海军部署于该地区,另外,还在朝鲜的咸镜南北两道派驻了三千部队,除了加强对这片遍布山岭的地区军事控制外,还有就是防备秦军从图们江和鸭绿江方向侵入镇州。
四月间,北明闻知秦军在西域对准噶尔汗国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便立时敏锐地察觉这场绵延日久的战争,可能会出现重大转折,秦军将获得战场的主动权,准噶尔的败亡或许会提早到来。那么,秦国在解决了西北边患后,其目光必将投向东北,瞄上视为他们眼中钉的北明。
五月,秦国又突然于黑龙江中游,设立海兰泡和雅克萨两处堡寨,在刺激到渤海和东丹两国紧张的神经的同时,也让北明深感震动。
秦军这是在为将来经略东北,剑指北明--相较于实力薄弱的东丹和渤海,北明应该才是他们真正的对手,开始提前布局设点了呀!
于是,北明政府除了将正在修筑的双镇铁路延长线暂时停止施工,转而紧急加修一条通往阜宁堡的战备铁路外,还在七月间,委派皇太子朱伯枢巡视镇州,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武备防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督导。
太子朱伯枢抵达镇州后,未做过多停留,先是乘坐火车至双城子,随后在一队骑兵的护持下,前往兴凯湖地区。
兴凯湖左近的平原地区,皆是上好的黑土地,肥沃异常,再加上该地区水源充沛,较好的热量条件与地理位置,持续开发二十多年后,便成为镇州的大粮仓。
北明政府在数十年间,陆续往这片膏腴之地移民十数万之众,开辟良田数百万亩,设立了五六个县份,修建了密如织网的水利设施,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
为了推动这里的农业发展,一些北明皇室贵族、勋贵豪绅也在政府的鼓动下,于兴凯湖平原购买了大量土地,招揽和雇佣廉价的朝鲜人和日本人,还从齐国采购大型农业机械,建立大型农场,生产效率极高。这些大农场主仅靠粮食买卖,就能赚取不菲的收入。
为了保住这块粮仓所在,北明在麦兰河(今位于黑龙江东部的穆棱河,该河注入兴凯湖)一线,一口气修筑了麦兰堡(今黑龙江鸡东县)、西平堡(今密山市)、麻河堡(今虎林市)三座卫城,将整个兴凯湖遮护于其后。
根据镇州当地军政官员的汇报,太子朱伯枢闻知秦国已于数年前在倭肯河畔的位置建立了一座被命名为东平卫(今七台河市)的城寨,距离麦兰河不到六十公里,其意图不言而喻。
朱伯枢指示镇州地方政府务必要将环兴凯湖地区几个县份道路进行一番大力整饬,保证在非常时期,后方的兵力和物资可以及时抵达前方第一线。
北明在这片地区开发时间早、力度大,还建立了一系列互相支撑的堡垒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