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用管土地是谁的,咱只要把这十几丈的通道给卡死了,管他地面上的土地是谁的,只要不让他们过去那都是我的。再说了,咱也不用管地是谁的,咱只管地面上会跑的是咱家的就行。”
“这样也行?咱咋没想到过。”程二虎直挠头。
“这样自然是行的,这片荒原是咱家将来幸福的生活,是咱家未来的最有希望的原野。等咱家有钱了,就去买小猪、小鸡、小鸭子、小兔子来养,以后就不怕没肉吃了。”说完还吞了下口子。
“小兔子那里还用去买,咱们自个去野地里抓几只就是了。”
“老爹您说得挺简单,那野兔子可不好抓活的。”
“想抓总是能抓到的,那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先送你回家吧。时间不早了,看好咱就下山去了,不能够只别人干活咱家不干,别人会说闲话的。”
“现在知道这边是啥情况了,那咱先下山去咱家盐池补补水,别人订下的盐还差一百多斤没晒出来。”
爷俩个下山又去海边忙碌到快中午时分,程二虎看看天气不早,再不回去午饭时间都要过了,才背起程风返回。
背上的程风可能是因为起得太早,爬在背上没几步就昏昏沉沉的睡去,被叫醒时自己已经睡在床上,起床出门一看,太阳都快落山了,村民早已经吃过晚饭收拾停当回家去了。自己是最后一个吃饭的人,竟然还是晚饭。午饭都没有人叫自己一声,这觉睡的自己的午饭都飞到洼爪国去了。
就这样一连忙碌了三天,木材也砍得差不多了,大人们开始分成两队,一队继续砍树,一队开始建木厂房。
人手足够,又全是木匠,加上木房子也非常的简单易盖。经过四天的努力,三间木屋终于建成,每间木屋深一丈二尺,长有两丈。
房屋有了,开始准备打造用具,程知秋画了一个方形漏斗,要求漏斗高三尺,上口宽两尺,下口宽一尺。下口处用木板封口,板上钻满小孔。这样的漏斗需要做五个。
喇叭口的过滤槽需要六个,过滤槽长四尺,高两尺,上宽两尺,下口宽一尺,用活动木板,木板上开满竖槽。
灌斗需要打造八个,灌斗长宽一丈,高三尺。灌斗四周要各立四根一人高柱子,拄柱子一边高,一边低,方便下雨时在上面覆盖油布挡雨,两尺高、三尺直径的木盆十个,三尺高,五尺直径的木桶五个,十斤装小木桶十只,二十斤装中型木桶十只,五十斤装大木桶四支,大小扁担二十支,能卡住漏斗的长宽五尺五寸井字架四个。
另外打造一块长五尺,宽三尺的大木板,木板一面要推平整不能有坑凹和毛刺。一个可以支撑大木板的木架。又打制长两尺高一尺的小木板五十块,要求也同大木板。
要求先打制两个灌斗,两个过滤槽和小水桶。一切安排妥当,程知秋也不再时时的守着,每天只是过来看看就行。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晒盐场工具还没有做好,上次那群货郎又来了,这一次他们带来了程风要的黄豆三十斤,石墨五十斤,硝石三十斤,硫磺三十斤,雄黄十斤,布袋二十条,细白布二匹,还赶了两辆牛车,运来了两牛车石炭,约二十石,石炭本身倒也不贵,一石才五十文,两车才一两银子,就是运费也花了一两银子。
这次交易终于不再偷偷摸摸的,大家光明正大的在村中间的晒场完成了交易。全村都看见了程家的盐巴交易,亲眼看见了程家卖盐,虽说这次卖的盐全都是程家自己的,和大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大家对全村煮盐卖更有信心了。
程知秋把家里全部的四百五十斤盐都卖给了货郎,并告诉他们以后就可以直接进村里来交易盐了,而且盐的供应量也可以提高到每十天交易六百斤左右。石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