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人好过问。程家兄弟也没让自己摊钱订酒席,自己何必多管闲事。反正不花自己的钱,有酒席不吃白不吃。
众人在城外十里亭等待。临近中午才见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而来,带队伍来到十里亭外停下。程大龙等人赶紧走出的长亭迎了上去。
这队人马带头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头,虽白发苍苍,但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目光如电一般。男人正是新任千户付笛傅大人。老头没有带家眷,只带了十几个家丁。
双方见了礼,两队人马这才兵合一处奔了迎仙楼。酒足饭饱之后,一群人来到前卫千户所,老头就这样拉着程大龙开始对千户所的房屋,人员,土地,军械,粮食等财产信息进行核实。
从千户所的账面来看,千户所现有兵营一座,百户所五处,海防所七处。共有兵力一千一百人。战马一百二十匹,踠马一百四十匹。
拥有可耕种土地四万一千亩。大粮仓一处,小粮仓五处。军器库一座,军器作坊一处,码头一处,船厂一处,走舸六条,鸟船一条,福船一条。看上去实力非常的强大。
但是那座兵营,程大龙太了解了,残垣断壁,八面漏风,院子里的草都长了半人高。根本就没有人在那里住,看都懒得去看。那码头和造船厂,属于河口海防所,情况也同兵营一样,码头早就破烂不堪不能使用,造船厂空无一人。账面上的那几条船,十几年前就被拖上了岸,现在估计就剩一个骨架了,也没什么可以看的。
程家兄弟陪着老头去了马厂所,结果是账面上的一百二十匹战马,一百四十匹踠马根本就不存在。马厂所试百户杜百威问手下几位老兵自己养的那几匹马到哪里去了?几位老兵说原来养的马,大人您和总旗大人各骑走了一匹,剩下的十三匹马,被李千户派人全骑走了还没还回来。
马肯定是没指望了,被那个混蛋骑走的马怎么可能会再还回来。马没有,武器甲胄总会有些吧,几人又去了军械库查看,结果就是,本该备有千人以上军备的军器库里,除了一百多条锈迹斑斑的,没有了枪杆的锈枪头,几十把连刀把都已经腐烂掉了的破铁片刀,以及捡都捡不起来的几身棉甲外,库房里是一无所有。库房都空成这样,那旁边的军器作坊,那就更糟糕了。好在程大龙他们去的时候,军器作坊里竟然还有六个骨瘦如柴,形如枯槁的匠人在那里等待。
最后就剩下几处粮仓,结果除了自己的青山所粮仓有粮食外,其于大仓小仓都一样,粮仓里没有粮只有仓,别说粮食,连老鼠都没有,守护粮仓的人更是一个也没有。想想也是,一颗粮都没有的粮仓守着有个屁用。
最后就剩下那四万一千亩土地了。千户所的文书,把一小本本递给了新来的千户傅大人。老头看都懒得看,就把那小本本给了程大龙。程大龙倒是想看,可自己不识字,又不好跟老头说自己不识字,于是便装模作样的翻了翻,便把这小本本揣到了自己的怀里。
陪着老头跑前跑后,花了两天的时间,千户所的情况都已经摸了个遍,程大龙的心都凉到了东海的海底深沟里。别说有什么所产,账面上所有的东西除了这座个千户所驻地之外,其它财产基本就是零。根据千户所账房的汇报,千户所不但一个铜板的财产没有不说,还负债累累。单是亏欠各级军官的饷银就有一千多两。
新任千户傅大人才不管有没有财产可以签收,笑呵呵的在交接文书上签了字,还让程大龙在这些签字的文书上按了手印。程大龙一脸的懵逼,虽然不明白上官接收所里财产为什么要让自己按手印,但既然上官说了也只有听从安排,老老实实的摁下了自己的手印。
新任上官到任,众百户们还在商量凑多少银子送礼拉关系合适,就得到消息,刚到任三天的新上官,已经办完了告老还乡的全部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