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户。下等耕地八千八百亩,石百户购四百亩,杜百户购五百五十亩,张百户购四百七十亩(转让程百户七十亩)等等。反正就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好田好地八成以上都被卖光了,千户所现在出了一堆不能耕种的荒地,也没有什么财产。
可这些程风也不怎么在乎,土地产出多少的没关系,只要土地够大就行。整个政策看完之后,程风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家大爷说的军器作坊的那六个老兵,能在军器作坊干活的肯定是铁匠。现在的铁匠就是个宝,那还犹豫什么?赶紧让大爷开了那六人的调令,让自家老爹安排人去把那六家连人带家属全接过来送到五金厂去。正好那边正在盖房子,用不着他们住几天土坯房就有新房子可住了。
又和居委会几人商量了一下,根据其他百户所现有的人数,给另外四处百户所分发了两个月的粮食。但粮食的发放,程风提出他们必须亲自送到各家各户手里,不能经过百户们的手。至于欠饷之类的事以后再说不迟。
进入二月之后,天气开始转暖,那些泥水工人又开始复工了。根据程大少的要求,年前划定的五十套工厂住宅新区,剩余的四十套,全面开工建设。原来一直停建的五金设备总装厂也全面开工。
春节刚过的时候,程风就要求砖厂试烧造城墙的大砖,建城墙的砖很大,烧制并不容易,没有熟练的经验,很难烧制成功。现在砖厂已经把最早的那个窑腾了出来,专门试烧城墙砖,反正这口最早的砖窑也已经快要寿终正寝,不管怎么折腾也不用心痛,就算把这砖窑折腾垮塌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二月二十,改造好的第一条鸟船终于重新下水,船厂的技术工人们正在马兰湾里进行着各项试验,只要没有什么问题,这条船就可以出海远行。
二月二十二,两条福船也重新下水试航。
二月二十四,最早上岸改装的那条鸟船完成了新式船帆的安装,比另外三条船改造的时间长了好几天,今天终于完成了改装,在改装师傅们忐忑不安的气氛中重新下了水。
自从过了春节,山东的太阳就没有躲藏起来过一次,太阳公公每天都按时从东海里爬出来,带着金光灿灿的光芒照耀着中华大地。初春的阳光,看上去是艳阳高照,光芒耀眼,其实并没有多少温暖。
二月二十一清晨,也就是第一条改装船下水试航的第二天。程大少刚从睡梦中醒来,就让老爹去把大爷请来,说他昨晚得到一个消息,在天津有一个姓徐的老头,手里有好多种高产的农作物,自己想去一次天津,把这些高产的农作物种子都买些回来。
程大龙听说是高产的农作物,有些好奇高产有多高:“风哥儿,你说的是高产农作物,产量能有多高?”
程风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低的亩产五六百斤,高的亩产三四千斤总是有的。”
听说亩产高的竟然有三四千斤,程大龙感到不可置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作物,那大明的老百姓怎么还会饿饭?”
“唉”程风轻轻叹了口气:“这种农作物其实大明早就有了,只是嘛这东西虽然产量高,可易储存的口感不太好,口感好的又不容易储存。有土地的大户最多也就是种个一分两分亩给自己解解馋。大规模的都不愿意种,大户们都知道,就算是种了也没办法卖出去换钱。穷人小户就算是想种也不敢种,原因同大户是一样的,种出来了也没办法卖钱,卖不了钱就没钱交税,交不了税自己就在家破人亡。”
“既然如此,那咱们为什么要去找这种高产作物?咱们种了不是一样的也卖不出去。”程大龙程二虎又想不明白了,都没人买的作物,自己为什么要累死累活的跑天津那么远的地方找。
“这还不简单,别人种不了是因为没银子交税。但咱们能种啊,咱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