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这个两层独立小院的时候,感到非常的震惊,大明什么样结构的房屋他都见过,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三室一厅的住房,一整栋小楼,四套房屋。四个客厅,十二个房间。完全能把袁家带来的仆人家丁都安置下来。
女眷们正在归置物品。颜可莉作为登来行府也,曾经在京城做过高官,当过皇帝的老师,可是从来也没见过,竟然还有这种能让人坐着还能躺着的叫做沙发的椅子。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采用了琉璃制成的巨大窗户,其透光性堪称绝佳!
而最为贴心和人性化的地方在于,居然将书房安置在东侧。如此一来,早上便能够尽情享受清新明媚的阳光;午后则巧妙地避开了炙热火辣的斜阳。可以说,每个细节都被精心照料到了。
袁可立对此甚感满意,他不禁感叹道:“这座小院简直就是完美无缺啊!相比起那些传统的三进或四进院落,它更多了一份浓浓的人情味呢。”
沈有容的住宿就在隔壁,也是这种两层楼的小院子,只是因为没想到会多来一家,所以那院子没有提前清扫,现在正在安排人手清扫布置。
午时三刻,学校里发出了铛铛铛的金属敲击声。程朱氏笑道:“老夫人,学校的学生下学了,咱们拾掇拾掇,中午就不专门设宴接待夫人,咱们先到学校食堂吃饭,下午再给大人和夫人设宴接风洗尘。”
宋老夫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却有着一颗年轻而好奇的心。来到这个新环境后,她非常乐意去适应并融入其中。尤其对于从未尝试过的学生食堂,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毕竟,人生中的每一个新鲜体验都能给人带来无尽的乐趣与收获。宋老夫人深知这一点,所以决定放下身份和架子,像年轻人一样走进学生食堂,感受那里独特氛围以及美食文化。这种积极开放心态无疑让她看起来越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学校的食堂,袁可立沈有容对这种进餐的方式也是赞叹不已。看着身边一堆堆的,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小孩,都拿着盘子在那里排队打饭。两个老头也各自学着学生的样子,拿着餐盘在后面排队,这种吃饭的方式让两个老头感觉新鲜。
至于下午学校如何设宴,程家龙虎二人如何款待两位大神不提。只说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家都已经休息,只有学校藏书室里还点着灯。十几位夫子,正在这里清理袁大人捐赠的书籍。几十箱的量,分门别类,忙的夫子们满头大汗。陈峰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学生也在这里帮忙。
程风提议:“各位老师们,老师捐赠的这些书籍里,除了四书五经外,杂书兵书也很多。这些书籍咱们要不要分一分,除了那些四书五经的书外,咱们把其他的书都多抄几本出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兵书杂书的,很不容易找到,数量太少了,肯定不够看的。”
李玉玲玩笑道:“小东家也是奇怪,买书从来不买四书五经类的书,这抄书也不让咱们抄四书五经类的书,小东家这是跟四书五经有仇吗?”
“我也不是跟四书五经有仇,我只是跟那些被有心人裁剪删除过很多内容的四书五经有仇。”
“那咱们怎么个抄法?先生的兵书还挺全的,什么三十六计,什么孙子兵法,什么绩效新书,练兵实纪,什么神器图说,还有武经七书,林林总总二三十样啊。”许国亮问。
“把这些书籍先分门别类的分出来,然后咱们首先抄兵书,一人抄一本,咱们十几个夫子,一下就能抄出十几本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抄出两套来。这样咱们交一套给印书馆,让他们照着雕版印刷几千套出来。”
大少一句话,学校的夫子们只能加班加点整整抄了三个月,才把袁可立赠送来的图书抄完。
“许先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