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益,大家共同受益。
谢晋元副教授不同,谢晋元去年就来到了急诊科。
现在这个时间点,你就算让他参与到科室里的临床课题,也名不正言不顺。
谢晋元自己都会觉得没脸去给自己捞好处。
“自己想好了么?”邓勇问。
“这样的机会可难得,错过这一次,就不会补起来了。”
“是的,师父,我已经考虑得特别清楚了。我想放弃,而且下一次类似的活动,我会提前就安排和规划好时间。”方子业认真回道。
“那行吧,你继续值班!”
“我这边进去给齐乔文教授说一声,然后让袁威宏去担任评委。”
“少了一个人,就得自己找一个人去顶缺,而不要给主持方或者主办方添太多麻烦。”
“就像你不想给谢晋元添麻烦一样,对外也要做到提前安排和规划。”邓勇指点了一句后,就主动挂断了电话。
方子业再次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自己是提前毕业,提前进入到工作,同样又提前跨入到了‘代表’中南医院创伤外科出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步子。
跨度越大,缺失的经历就越多,同样接受到教育的时间也越少。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确是可以通过面板提升补足,可社会经历和规划,却必须要亲历才能有经验。
方子业将电话放下后,继续用右手的食指敲击鼠标左键,心思开始飘浮——
固然,临床技术非常重要,只要在临床中混的,就该以临床技术为重,科研为临床服务。
在提升自己技术的过程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闭门造车,死路一条。
与外人交流的时候,与内部人交流的形式,需要考虑的问题完全不一样。
能力至上不代表你有能力就可以恃才傲物。
能力越高就应越有地位,并不是让你去当学阀,当高傲的“阀门”。
有了江湖地位后不是让你成为屠龙英雄之后,再成恶龙的。
同行之间的交流,更应该讲究一个基本面。
现实一点的问题就是,外院的同行,不靠你发文章,不靠你学习技术,不靠你吃饭……
大家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你看同济医院的目光,和同济医院看你的目光,在客观层面都是一样的。
大家相处的时间还少,这样的相处模式,与韩元晓教授,韩元晓教授组相处的模式,又需不同。
你可以不去参加学术交流,这个世界依旧正常运行。
可你要去参加学术交流时,就得一定程度地给别人面子,不要给他人添加负担,这并非是人情世故,这更多的是个人的修养,师父的言传身教,师门的家教。
换位思考,如果是中南医院主办一个学术会议,聂明贤玩调子,明明答应了你要来担任一个席位,却临时又不来了,还不给解决的方式,方子业也会有点‘炸毛’,你装什么装呢?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当然,方子业对这个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江湖不止是人情世故,江湖地位的底蕴是综合实力。
之所以是综合实力,而不是绝对的实力,是因为需要参考的因素非常多。
于治病救人而言,顶级的临床专家自然是最厉害的。
可于科研探索而言,你一个临床的教授去和只做科研的学术型学者比,怎么比?
那你说到底谁更高人一等?
……
方子业的心思颇为絮乱,在病人敲门进来前都没拧清,但方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