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伎乐舞,其他几部柳妈妈已请了江都教习过来教导姑娘们,而天竺伎舞就需要花莺粟专门负责了。跟官家敲定下来表演的伎乐舞一共十部,分别为《狮子舞》、《吴公》、《金刚》、《迦楼罗》、《婆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武德乐》,称为十伎乐。(本段部分内容来自于日本通网站),花莺粟负责的自然是天竺伎乐舞这一块。
怡红院这么大的动静,花莺粟又专项负责天竺伎乐舞,李慧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晓了此事,于是跟柳妈妈说了,在官家宴请的时候也扮作一个不起眼的侍女,看一场千多年前的乐舞。
乐舞表演首先进行的是雅乐乐器调音的前奏(盘涉调),然后仪仗队随着伴奏出发。领头一人戴着高鼻子的治道假面,头扎青锦头巾,身着绚烂的绯地花形锦贯头衣礼服,手执锦旗,担当领路兼驱邪开路者。
随后狮子登场。一头狮子由两人装扮,浑身是五彩耀眼的毛皮,身后的绳网牵着称作狮子的美少年向前行走。狮子的行进可以想像是一种舞蹈步伐。后是比较典雅的吴公悠然迈步,后随迦楼罗、迦楼罗由舞者戴面具表演,头有鸡冠,面目以麻布粘贴并髹漆。头与面部为绿色,嘴、额、耳、冠等处用朱红色涂抹。然后有舞者打细腰鼓戴胡公头,作金刚、力士以驱逐。
接着是婆罗门,又被称为裈脱,表演的是一种讽刺僧侣带有散乐味道的滑稽剧。接着出场的是昆仑。此时演奏壹越调,美丽的舞女出现在大佛殿前一盏灯笼下。昆仑见到舞女后,时而摇扇,装□□慕舞女之状,四处追赶,这时金刚力士拍着手上场降伏歪门邪道的昆仑,因此也叫作魔罗舞。
接着老态龙钟的大孤王一边由孩子牵着,一边弯着腰滑稽地装着出去拜佛的样子。后面威风凛凛的醉胡王拉着侍者出现了,此时调子骤变以现出醉态,舞蹈者头戴面具,其中红脸高鼻者,颇似醉胡形,“醉胡王”鹰钩鼻子、络腮胡须,深红色的面颊仿佛散发着酒气,说明他已经酩酊大醉。而他的仆人们,也同样面色发红。舞蹈时,胡从簇拥着胡王,舞步醉态可鞠。(来源:中华遗产2019.11 总第169期)
这一场宴请从午时开始,直到晚上亥时方才结束,尽显隋的风采和文化盛景,令倭国使节们连连赞叹不已。花莺粟知道这次表演的重要性,因此也直接上场进行了表演,反正不是戴着面具,就是将脸涂白,也没人能认出她来。
花莺粟在舞蹈时,还抽空好奇的仔细瞅了眼小野妹子,发现这小野妹子虽然个子不算太高,皮肤也有些黝黑,但总的来说还算是仪表堂堂,尤其是与官员们侃侃而谈时,看上去竟还颇有些气度。
只是就算这般大的宴请场面,那柳琼花还是依然没有出席,只以身体不适的理由给回绝了,好在这官府里也有柳琼花的爱慕者,竟是丝毫不以为忤,毫无怪罪她的念头,反正倭国使团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柳琼花的大名。见了多生事端反倒不好,果然长得漂亮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这么长时间的宴请,当然不可能只是让人看表演,官家特意从外面请来了名厨,跟怡红院本身的大厨一起,备极淮扬菜的精华菜肴,席开八面,如流水一般从中午上到了夜晚,应季鲜果也是不时供应,一刻都没有停过。
柳妈妈的脸自然是笑烂了,虽然这官办的宴席,怡红院可能挣不到什么钱,但这名气却是远扬,接待外国使团的殊荣可不是哪个青楼都可以有的。这么一来,日后的名气大了,怡红院自然也可以将收费调高一些,整体的价值就上去了。
自这次宴请之后,倭国使团众人就常常来怡红院进行消遣,每次总要歌舞伎伺候,不知为何,那日花莺粟见了小野妹子之后,就有了好感,听见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