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四府募兵总人数达三十五万。”
“虽然战力上达不到全部拉入前线开战的标准。”
“但负责内部,问题不大。”
“这样的话,我青州府境内余下的兵士,就可以大举调入前线。”
张方平说道。
“青州府三十万兵,其余四府三十五万兵。”
“六十五万兵。”
“这则消息要适当进行保密,能捂多久是多久。”
许元胜深吸一口气,虽然知道手里的兵马远超三十万兵,但当具体数字摆在眼前,还是感觉沉甸甸的。
六十五万兵,绝对超过任何一个边军重镇的人数了。
最起码通过黑冰台潜伏各地,得到的西川重镇和滇南重镇可战之兵,多数在二十万左右浮动,再加上一些非作战的兵士,撑死也就三十万。
现在南北分裂,局势加重。
肯定私下也开始募兵,但能达到拉出去就形成战力,还要一个过程。
若是西川重镇和滇南重镇,没有改变原有的练兵方法。
只需要个月,到时候许元胜这边一个打他们俩绝对不成问题。
至于江南重镇和东南重镇,一群海战兵士罢了。
但在此刻,陆地为王的时代。
他们决然比不上陆战之兵的强势和优势。
“四府现在完全归属我青州府调遣。”
“只待这次春种过后,若是成效显著,就会全面推进军屯制。”
“到那个时候。”
“论战力不好说。”
“论兵士数量,依我们手里的五府之力,绝对可以和任何一个数百年积攒的边军重镇,掰掰手腕的。”
……
“这一切都有赖于吾弟对于底层民众的扶持。”
“全民皆兵,说起来容易。”
“真正如此踊跃参军,敢拼敢打的情境,普天之下也唯有在我们所掌控的五府成为现实。”
张方平谈及此事,也浑身发热。
没办法。
五府加一起人口达五六百万人口,可战之兵可以轻易过百万。
这是何等之壮举。
是民众多么热忱和支持下,才能造就的情境。
“兵士数量足够了。”
“此战过后,要适当的进行精简,让更多的兵士回归家庭。”
“决不能拿五府之地的民众,特别是我们青州府的民众任意挥霍。”
“这一仗打完,西侧没有了后顾之忧,也足以震慑北地。”
“天下会进入一段中长期的对峙局势。”
“我们之后的重心就是湖汉行省。”
“只要攥稳湖汉行省,可战之兵就不会缺。”
“天下之事,就能徐徐图之。”
“青州府也就真正算立下来了。”
许元胜说道。
“嗯。”
“现在我们青州府的威势,以及吾弟能入军政处。”
“完全靠的是青州府近乎适龄男丁全民皆兵,才达到的。”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几乎都在行伍之中。”
“我们欠他们的太多。”
“这一仗又是我青州府兵士尽出担当重任,此战过完,是要精简一些兵士,总要给他们留个后,让每家每户百年之后有个能够拜祭之人存在。”
张方平郑重道。
“天河县的军械,赶制如何了?”
“议定的进攻之日,是一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