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去,他们父子的缘分,极有可能就尽了!
就算是永康不死,倘若再有见面的一天,那也不是他期盼的父慈子孝情景了……
群臣情绪高涨,挥动着手臂目送永康远去。
只有永泰一党的那些大臣们,随众吆喝几声,勉强应了个景而已。
只有永泰心里明白!
这狗东西,真是狡诈无比啊!
临逃离皇城时,还大大地收割了一波好感。
也只有他一伙的人,才不相信永康这是抱着赴死的心去雁门关!
这狗东西,鬼着呢!
给皇帝老子和所有人,都玩了一手置死地而后生的绝活。
结合这狗东西以往造的那些声势,还有种种事情结合起来一想,此去雁门关,必定是有所图谋。
无奈,手里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再是太子,也不敢在父皇那里妄言!
这十皇子永昱,蛋毛都没长齐,居然也把永康这狗东西奉若英豪。
呸!
小兔崽子,还说要向那狗东西学习?
就你娘康妃的那些底,我一根指头就能探到底。
做梦去吧!
等机会来了,我把你们这些怂货全给收拾掉。
免得你们在背后抱起团来使坏,合起伙来来捅我的腚眼子!
……
此时的外城,百姓夹道欢送。
他们硬是挤开巡城司官兵在前面挡成的人墙,硬是把一篮篮鸡蛋、柿饼、还有熏肉,使劲地往马背上的府兵手里塞。
无奈,军纪严明的府兵们,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没有一人去接百姓手中的东西。
只是马背上的永康,不断地向街道两旁的百姓们,拱手行礼示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可是永康在出发前,对高祥严令交代过的一项纪律。
“镇北王出征,大昌必胜!”
在路过东大街的时候,一位老者,双手举着一只酒碗,硬是挤到永康马前。
老者的双臂手里的酒碗高举在马头之上,张着没几颗牙齿的大嘴喊过之后,整条东大街都沸腾起来!
“镇北王出征,大昌必胜……”
喊声雷动,人数和场面,要比永康怒斩粮商和贪官董良云那天还要轰动!
本来是极力维护着秩序的巡城司官兵们,也跟着百姓们喊了起来。
永康勒住马头,从老者手里附身接过酒碗,扬起脖子就一饮二尽。
“老人家,谢了!”
永康扔掉空碗,向老者拱手一礼。
见永康喝了,高举着酒碗的百姓们,纷纷涌上前来,争先恐后地把手里的酒碗举向霍幼楠的马头。
如此盛情之下,自出府门就黑着脸的霍幼楠,此时也无法抗拒老百姓的这种心情。
只见霍幼楠一碗接着一碗,不断地扬起脖子闷声猛灌。
啧啧!
这傻大妞!
这样下去,非把自己喝尿了不可!
那可是酒啊!不是茶。
好在四名贴身侍卫机灵,护在永康和霍幼楠两侧,不断地拿手臂挡着递上来上一碗碗酒。
整个外城的街道,喊声雷动不息!
“呜呜呜……”
直到司号的兵士,又举起牛角仰面吹响之后,如潮水一般的百姓们,这才纷纷让出道来。
不断打着酒嗝的霍幼楠,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混账东西,不知道从哪儿弄来这么两口磕碜的棺材带着!
想带棺材,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