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口感。
软中带着一点沙。
味道也是有一种独有粘稠的香,不算太清爽但胜在也不腻口。
除了有些糊嗓子眼,旁的都好。
太满足了!
主要这东西产量高,听小蘑蘑说,能存放的时间也长,若是饥荒之年,是能救命的东西。
等会儿她就按照小蘑蘑教的方法种一些。
吃罢饭,长欢将剩下的两碗蜂蜜柠檬水,给俞父他们分了。
“这是枸橼水,加了蜂蜜,夏日喝能解暑,味道也极好。”
等俞无忧要出门的时候,她又单独给他送了一竹筒的枸橼水去。
“天干气燥,你要多喝水。”
俞无忧看着那一竹筒的枸橼水,嘴角忍不住上扬。
“好。”
他接过竹筒,走了两步,又回头,对长欢道:“谢谢娘子。”
长欢一愣,随即摆摆手,“那么客气做甚,你路上注意些。”
俞无忧点点头,转身快步而去。
长欢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出声。
【夫君还是这般黏黏糊糊的,真好啊。】
长欢转身回屋,将锅碗收拾干净,便按照小蘑蘑说的方法,先将带有一些凸起不平的芽眼的红薯切成块。
又让俞父给她做了一个又宽又长,下头铺着碎木屑的木框。
用水打湿后,就把红薯块带芽眼的一面朝上,均匀的铺在木框中。
还跑到桃山脚下那个沙子湖泊旁,挖了一层相对细腻干净的沙子,薄薄的铺在薯块上,以此来保持湿度。
最后,她将大木框抬到后院的火塘房。
这火塘房是桃花村的特色。
在一间屋子的正中央位置挖一个大坑来做火塘,只要家中有人在,就会在火塘里头常年烧着一些干柴,燃着一缕缕的火烟。
腌制好的肉和猪腿就挂在火塘屋的顺风口处。
那火塘的火烟自然而然就熏制着肉,最后成为烟熏肉。
京中江南一带,常有一些富商豪族,在年节前后,专门差人跑到这偏僻地界儿买烟熏肉。
更爱这口的,是那些远去骠国和天竺走商的马帮人。
他们常常在年前就过来,家家户户的买,一买就是上百斤,然后带着这些烟熏肉走商去。
走商路上辛苦,烟熏肉耐放,且十分有味道,能下饭,也能解馋。
前世刚嫁过来没多久,俞母就给她做过烟熏肉,只是她不喜欢那味儿,所以不怎么吃。
反倒是怀了孩子后,馋这一口馋到宛如饿死鬼托生。
火塘屋里,火塘的火星子还亮着,温度也比其他地方高上不少,长欢就将木框抬进去,放在火塘旁边。
这样红薯苗长得也能更快些。
“这样过个几天,红薯苗就能长出来了。”
小蘑蘑道:“到时候再把苗移栽到地里,就能长红薯了。”
长欢点点头,伸手在火塘里加了一小根还不是太干的红柳木柴。
火焰没燃起来,火烟呼呼呼往上飘着去和肉相融。
长欢看着家中那么大一个火塘屋,但房梁上悬挂的肉却不足够多。
有了些想法。
她过几日准备去深山再打些猎物来,试一试之前拌小野葱的那个酱料,能不能加到肉里去。
若是她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味道的肉食来,等到马帮秋季走商出发,她也能趁机赚一笔。
今日先不能去,她要去把后院菜园旁边的那块儿荒地清理出来,翻翻地,晒晒土,施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