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骑在郊外纵马绕了一圈,直到冷风吹的脸颊都有几分痛了,才溜溜达达地准备往回走。
到了城里,因城内非急报严禁长街纵马,燕景云刻意放慢了速度,来往闹市,人群纷杂,马儿驮着两人在其中缓慢穿行,也别有一般意趣。
回侯府的路上经过缘古斋时,卫蓁想起了兹伦其人,早先在确认汗血马的消息无误,给燕景云去信之后,她就再次面见了他,并且同意了他的请求——定期低价出售一批瓷器给他。这不只是对于他献上消息的报酬,也存了她一点儿小心思,不过碍于当时时间紧迫,只是对他带来的消息加以调查验证,对他本人则没有过于深究,事后想想,不免觉得有些不妥。
想到这里,她便问道:“侯爷,当日木绡岭有大宛马出现的消息是一位名叫兹伦的胡商带来的,不知侯爷事后是否对其人调查一二?毕竟,这种消息应该不是谁都能接触到的吧。”
“伯宣。”不等卫蓁反问,燕景云继而解释道:“叫我伯宣。我及冠时,家中请檀阳先生为我主持冠礼,取字伯宣。仪安可以字唤我。”
好的侯爷,是的侯爷。
这个回答从心里一经而过,她不合时宜地想到了后世的某个梗,不过表面还是从善如流地应了:“好啊,伯宣。”
说来从除夕那夜,他好像就一直以称号唤她,如今她以字称他,算不算是两人的合作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了?
嗯……应该算吧,反正基本的信任应该是有了。
那边燕景云已经准备开始回答她先前的问题了,不过在那之前,他问她:“先说说看,你都查到了什么?”
果然是个喜欢用问题回答问题的人啊……
卫蓁腹诽,但还是回了:“只知道他好像跟大宛的王室有些关系。”
“他本身就有大宛皇室血统,早年也是个大宛贵族,但是因为不满如今大宛王对匈奴讨好逢迎的态度,屡次进言无果后,被大宛王从皇室除名了,后来就四处奔走一心从商,不再涉及政事。”
他的声音又低又缓,从耳边流淌而过,透着说不出的耐心,但卫蓁的注意力显然不在此。
“难怪当日我看他进退有礼,举止得宜,不过他现在只是商人,那就没什么影响了。”
“怎么,仪安很在意他。”这句话的语气莫名放轻了几许。
“那倒没有,只是我想组建一支商队,想来可以找他了解一二。”
“不是说对农事感兴趣吗,又要改投商了。”
卫蓁的手指无意识地绕过马鬃,一圈又一圈,她在盘算自己之后打算做的事。
“农事当然是重要的,只是想着有支商队方便些,以贸易的形式去往其他国家,能找找看大周境内没有的作物种类,说不得还能替你寻些什么新的情报来,当然,还能赚些银两,一举多得。”
话末,她似是已经实现了自己所言,唇边不禁露出一抹弧度,这份愉悦感染了他,燕景云的眸中也泛上了笑意。
“不用问他,我手下就有人能为你解答。”
“那就先谢过伯宣了。”
言谈间,侯府大门已经近在眼前。
卫蓁和燕景云下了马,自有下人将马牵走照料,两人并行往府里走,路上卫蓁说了新式农具的推广一事,两人准备一道去看看。
事实上,新式农具早在去年就已经找工匠做好了,只是后来正值冬季农闲时节,又有其他事宜,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只希望能赶得上这次春耕。在原本所造的农具上,她又加了几种后来想到的、在后世颇为好用的农具,令匠人打造了出来,如果能顺利推广开来,耕种效率无疑会大大提高。
这一路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