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9 章(1 / 3)

肚皮吃得溜圆,站起来都觉得难受,更别提出去走走了,最后卫蓁果断决定,还是干点费脑子的事儿用作消食吧。

卫蓁面前,书桌上,摊开的是一幅西北诸郡的舆图,除了代表城镇分布的点,图上最多的就是代表流经西北境内各河流主支流的深深浅浅的墨线。

旁边的一摞书册则是抄录的各郡人口数目和官府测量出的农田面积,把书册上的内容和舆图对应来看,可以清楚的看到西北八郡人口分布的稠密情况和农田分布的主要特征。

西北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农业种植过程中主要靠引水灌溉,用后世的标准来划分,如今的西北以灌溉农业为主,有少量的绿洲农业和河谷农业。

周人或许不懂种种农业概念,但他们显然很清楚水源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水坝可解决水源问题,渠道解决灌溉问题,因此,大周开国以来,燕家世代驻守西北,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修建、治理大大小小的干支渠道上百条,灌农田百万顷,可惜后来因为朝廷对于燕家的猜忌,中央财政收拢了对地方的支持,诸郡财政窘迫,有的河道多年未经修葺治理,现今早已干涸了。

这也是西北这些年来粮食产量越发低下的原因之一。

卫蓁之所以要整理这些,盖因灌溉水源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归纳出这些特征,才能更好的发现该从何处入手。

尤其是在新式农具推广的时候,她知道了那个以农田做抵押,交利钱租借农具的律令,正因为如此,她才要尽己所能,想办法提高粮产,不让他们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

话虽如此,修拦河坝、开挖渠道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且不提这方面没有她插手的余地,真要让她放手施为,设计出个什么大坝水渠来……那卫蓁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

但经过这些日子卫蓁对周边村子灌溉水源点的观察,这里的水道设计多为井渠、沟井,在提水方面还有大大的改进空间,所以,她现在做的,是想看能不能参考后世的各种提水工具,找出一种或几种适用于当下情况的提水工具,节约人力,提高灌溉效率。

在脑中细细回忆了一番,从简易工具到机械工具,最后卫蓁思定,手中炭笔落在纸上娑娑作响……

红袖已经进屋剪过几次烛芯了,卫蓁终于作罢,只是这次她略微有些拿不准,在找燕景云推广开来之前,她想先找个专业人士探讨一番。

夜深了,卫蓁没召郑远,只随口问了问屋内的绿荷红袖,看他们知不知道郡内专司水利的官员。

嗯……提水工具嘛,也算水利相关!

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红袖先答:“回殿下,如果在朝中的话,水利一事是由大司空掌管,可是地方上的事,奴婢就不清楚了,只听说各地兴修水渠时,会命都水使者作为主持。”

都水使者吗?听起来像是兴修水利工程时的中央的特派官员,这个官职……凉州城貌似没有常驻的……

卫蓁还没想明白,绿荷开口:“不知殿下刚刚所作,可是用于农事的,倘若如此,不若去寻遣田官,他是郡内总管农事的官员。”

绿荷的前半句也只是她的猜测,毕竟嫁到西北以来,自家殿下对于农事的兴趣非比寻常。

这个建议倒不错,目标明确,且提水工具确实与农事相关。

“那明日派人去给那位遣田官传个话,请他下职后来府里一趟吧。”

翌日,卫蓁照旧去了趟田里,下午方才回府。

不多时,就听下人说梁大人到了。凉州城位于武威郡内,这位梁大人就是主管该郡农事的遣田官梁同升。

卫蓁在正厅捧着茶啜饮,就见下人引着一名穿官袍的人进来了,来人身形高大,五官端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