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轻离微微一愣,好一大会儿才想起此人是谁,这几天她忙着砍甘蔗和造图纸,好像忘记给李二安排工作了。
“李二啊,这几天都在干嘛呢,”叶轻离双手背到背后,询问道。
李二急忙回道:“回大人,因这几天都未见到大人,小人听纪县丞的吩咐,在县衙做些洒扫的活计。”
叶轻离欣慰地点点头:“如此便好,你过来试试吧。”
李二抱拳一拜,走向前,开始按叶轻离之前的流程做起红糖和白糖来。
叶轻离看着做起来有模有样甚至更胜一筹的李二,心中感慨果然术业有专攻。
据她调查这李二平时虽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但他胜在手脚灵活,与叶轻离这种读书人不同,李二即使再好吃懒做,总得做饭洗衣,伺候庄稼,毕竟他家除了他还有一个眼睛不好的老母亲。
而她叶轻离即使再穷困潦倒,也好歹是个县令 ,平时忙于案牍之间,做饭洗衣这些事却从未做过,手脚自然比不上那些做惯活计的人。
叶轻离略一思索,心中有了计较:“李二,这做棉花糖的任务我打算交给你,你手脚麻利,只要不犯懒,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学会,往后你也可多个谋生的手段,你可愿意。”
李二心中狂喜,不瑕思索道:“愿意,愿意,多谢大人,我一定好好学,保证不负大人厚望。”
棉花糖可是高人传授给大人的,大人竟然愿意教他,“呜呜呜……”他好感动。
叶轻离看着李二高兴的模样,心里也挺为自己高兴的,毕竟她一个县令出去摆摊成何体统,有李二替她去,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本想让县衙的衙役们去,但转念一想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干,他们即使去做这活计,也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她主要目的还是想将这技艺传授出去,改善民生。
“好,等这些糖凉了,我再把其他的教给你”叶轻离朝李二叮嘱道。
叶轻离又对在场的衙役道:“你们一会儿等红糖凉了都拿些回去,做些糖水或者做些其它的糕点都可,红糖有补虚、补血活血、暖脾健胃的功效,多给家里的妇孺孩童喝些,白糖可能还要多等些时日,到时你们再拿,都散了吧!”
众人听闻都欢呼起来,虽然现在吃不到大人说的棉花糖,但这红糖看着也不错呀 ,带回家给家里人,家里人也高兴,大人真的太好了!
数日后
醉红楼门前一隅,一个小摊位默默支了起来,摊位牌子上写着“棉花糖三文一串,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摊前一个穿着青灰色麻衣腰间系着黑色围裙的男人,双手揣着袖口一脸麻木的坐在小凳子上,此人正是李二。
前几日,他受叶大人吩咐出来卖棉花糖,还要求三文钱一串,可时至今日他一串也没有卖出去。
即使在生意最红火的醉红楼门口,生意该萧条还是萧条,即使有人好奇,也顶多跑过来询问一通,得知价格也很快走开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三文钱去买一个未知的吃食,实在是有些太贵了。
叶轻离站在远处,看到就是这个场景,醉红楼门前张灯结彩,里面的姑娘穿着轻薄的纱衣,热情的招揽路过的男子,显得好不热闹。
李二这边则与醉红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冷冷清清,除了李二一个人都没有,他一个人坐在那儿,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叶轻离皱眉朝夏清清道:“这不行呀,一个人都没有。”
夏清清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仔细想来也情有可原,棉花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而且这些人大多性子都比较含蓄保守,自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就比较弱了,而且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