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馒头夹着青椒擂皮蛋再来上一块软耙耙糯叽叽的卤猪头肉,香得能把舌头都给吞了。
这荞麦馒头是一个接一个的肉眼可见的变少,感觉有点干巴了就来碗酸萝卜老鸭汤,个个吃得肚皮溜圆。
一顿饭吃下来,除了还剩一点玉米糊糊,荞麦馒头是一个不剩,青椒擂皮蛋的碗底亮得刺眼,最后碗底剩点汁水,苏子木都拿了一个荞麦馒头蘸了又蘸,直接把碗都擦干净了。
酸萝卜老鸭汤也是一滴不剩,一只鸭子,六七斤的样子,一顿就吃没了。
吃了饭,苏阿奶带着苏子木还有阿秀在家剥玉米壳,其他人则是去收玉米。
午时(11:00—13:00),烈阳高悬,正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但路上行人匆匆,来来往往的。
肩上挑着两筐玉米,扁担被压得两头垂了下去,大家晒得一脸通红,满头大汗,但没人喊累,汗水滴下来就抬起手嘞一把,继续干。
“文叔,你家也来收玉米了?”
一个中年男人,挑着满满的两筐玉米,看到苏老爷子他们,立马出声打招呼。
“是啊,”苏老爷子笑着应了一声,垂眸看向他筐里的玉米,“今年你家这玉米棒子长得真好,比去年可大多了。”
“嘿嘿嘿,今年雨水比去年好点,这一亩地估摸着有个两百二三十斤左右。”男人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苏老爷子沉声道:“那是增加了不少,我记得你家去年好像是收了一百八十多斤是吧?”
“去年?”男人换了个肩,“去年只有一百七十四斤,今年一亩地估计能多出个三四十斤,嘿嘿,够吃了。”
看他满头大汗的,苏老爷子赶忙结束了话语,“你还没吃饭吧,没吃就赶紧回去吧,这肩上还挑着担子呢。”
“没吃呢,这一趟回去就吃,文叔你们吃了没?没吃一起回去吃点再来。”
“我们吃过了,你赶紧回去吧。”
和那个中年男人分开后,他们继续赶路,这还没到他们家地里呢。
她们家的地在中间,一路上要穿过不少人家的地梗,放眼望去,地里全是人,掰玉米的,砍玉米杆的,翻红薯藤的,忙得不亦乐乎。
但大家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
“大伯,你家也来收玉米了?”苏永安直起身来就刚好看到苏老爷子他们,他笑嘻嘻的打着招呼。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苏老爷子“嗯”了一声也算是回应了。
苏永安也不在乎他的态度,他拿着一张芋头叶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风,目光落在后面的苏子苓身上,眼睛都亮了。
“青儿……”
妹妹二字还没喊出口,苏文富捡了块土扔他后脑勺上,“你给我皮子绷紧了好好说话!”
苏永安摸了摸后脑勺,嘟喃了一句,不知道在说什么。
他再次抬起头来,“大侄女儿,你怎么也来下地了?”
苏子苓看了他一眼,眼里似笑非笑的,“你都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苏永安摸了摸鼻子,从地里走了出来,两人在后面说着,苏老爷子跟苏文富在前面聊着。
苏永安拿着芋头叶子,一脸谄媚的给苏子苓扇风,“我就一个月没回来,没想到青儿……”
接触到苏子苓的眼神,他立马改了口,“没想到我一个月没回来,村里变化竟然这么大啊,看不出来啊,大侄女有两把刷子啊!”
苏子苓看了一眼,苏老爷子他们已经坐下聊了,她收回目光,看着面前的人,“也还行吧……”
苏子苓还没开始说,就被他打断了。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