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巧论对,群英会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巧论对,群英会上(2 / 4)

都令梁习前来议事。

陈登既已通过赵旻得知梁习之才,便将其人留在了江都,以替代陈矫之职。

9江郡毗邻广陵郡,而9江太守刘馥若发兵,1定会经长江顺流而下攻占江都,所以陈登压力颇大。

赵旻负手立于船首,遥望滚滚长江,以及远处的浩瀚东海。

前文提过,沧海桑田,这时代江都(扬州)、丹徒(镇江)均地处东海之滨,魔都此时则为孤岛。

江都、丹徒均为入海口,这两地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遥望着碧波万顷、无边无际的东海,赵旻想的却是:

大海中物产如此丰富,是否也该发展1下“屯田”?

只是…渔网当用什么材质?

他所谓“屯田”,应该是指水军集体捕鱼。

至于捕鱼的种类,带鱼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产量极高的大黄鱼毫无问题。

赵旻还知道如何大批量打渔。

当然了,那种办法太伤天和,赵旻决不会用。惟有在大灾之年方可救1救急。

赵旻不相信,以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还养不活如今这区区1两千万人口。

东汉的人口,虽然如同后世女士的年龄1般扑朔迷离…

但根据《后汉书》记载的5千万为依据,赵旻认为,如今历经十6年战乱后,1两千万肯定是有的。

按照士族豪强的1贯尿性,东汉鼎盛时期,他们至少瞒报了两千万人口,而如今人口即便减少到原有基数的4分之1,至少也有1千8百万。

因为东汉的人口实际居住面积,不亚于李唐。贞观年间,人口有1千3百万。

赵旻遥望广袤无垠的东海,正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时…

陈登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登参见主公!”

赵旻霍然转身,只见陈登与1名约7尺7寸(1米77)的清俊儒雅男子正躬身作揖。

那男子气度不凡,头戴进贤冠、着玄服,俨然正是如今的江都令,赵旻早想见到的梁习梁子虞。

赵旻大喜。

他虽未说“要相信科学”,但也仍从高达丈4(3米)的艨艟船舷上1跃而下。

小说app——-,

“元龙兄,这位便是子虞?”

梁习深深1揖:“陈国梁子虞拜见主公!”

陈王刘宠虽已被袁术阴谋害死,而今陈国已渐成为陈郡,但这时代之人,仍习惯称陈郡为陈国。

赵旻扶起其人,打量1番后道:“子虞何以得知9江刘元颖(刘馥)欲攻江都?”

陈登之所以赶回江都,正是因为鲁肃得到梁习军报,称刘馥(前文提过的刘亡灵)欲攻江都。

刘馥之能,陈登做为邻居兼同僚焉能不知,于是乎,其人便急匆匆赶来江都坐镇。

梁习答道:“回主公,习自子山兄处得知,吴侯欲将治所迁至丹徒时,便密遣斥候至历阳,并因此得知刘元颖正于江畔集结、演练水军。

习以为,其人必不敢西攻黄祖之江夏,定然是欲攻我江都也。故而习不敢怠慢,送急报至陈留禀于子敬兄。”

历阳是后世和县,乃军事要冲。其地位于江北,与秣陵(后世南京)隔江相望,也是孙策起兵之地。

自历阳沿长江顺流而下,不到1日夜便可至江都。

小说。

赵旻细思极恐。

他蹙眉看向陈登。

“元龙兄,曹孟德已知徐州尽失?”

陈登苦笑颔首:“吴郡顾元叹(顾雍)已将此事秘告郭奉孝。”

赵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