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听闻,骠骑将军爱女为阿旻大妇?”
赵旻笑道:“大人尽管放心,不但拙荆对此毫无异议,且家母早已盼小侄迎娶令爱。
小侄临行,家母1再叮嘱,迎娶令爱定要如娶妻1般无2,不可失礼。是以,小侄愿以6礼迎娶令爱。”
吴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其人看向孙策。
“阿策,吩咐下去,开宴!”
孙策行礼后笑道:“大人,孩儿欲与旻弟、瑜弟同席,未审钧意若何。”
老太太显然心情甚佳。
“可也,你与阿瑜须陪好阿旻,不可失礼!今晚请阿旻至府上留宿!”
孙策、赵旻2人同时躬身称是。
老太太挥挥手。
赵旻和孙策再次行礼后,倒退而出。
孙策笑着执起赵旻的手。
“酒宴设于点兵场,旻弟随我入席!”
沿途,赵旻只见头戴进贤冠着深衣、儒雅风流之文官33两两前来,向孙策行礼后便径自离去。
这些人便是吴郡各士族文官。
头戴兜鍪披铠甲、英武不凡的武将则在行礼后随于孙策身后。
入席前,自会有亲兵为这些武将更换常服。
未几,黄盖、孙河、太史慈、孙匡、蒋钦、周泰、陈武、董袭、贺齐等猛将便随行于他们身后。
而头戴束髻冠、着蜀锦袍的张昭、张竑、吕范、周瑜、虞翻等孙策心腹谋臣,则行于孙策和赵旻侧后方。
赵旻对此大为担忧,但当他见到身后那赫赫有名的十2虎臣中5人,孙氏两大宗亲,以及骁勇剽悍的太史慈,精悍勇猛的贺齐皆随行,其人心中顿时大定。
少顷,瑟笙之音奏响,孙策、赵旻和周瑜3人联袂入席。
赵旻环顾4周,但见通明灯火之下,江东群英荟萃,文官儒雅,武将勇悍。
赵旻暗暗感慨:江东英才济济,不枉老子穿越至此!
本书中群英会发生的背景,是孙策初步完成了迁徙治所。
吴夫人从吴郡迁至丹徒,便说明了这1点。
注意:孙策如今是大汉吴侯,并非王公,所以吴县不算都城,只是治所和孙策的大本营。
迁治所过程中,除了吴郡士族难受之外,对其他人影响均不大。
此时的江东,还远不似孙权中后期那么尾大不掉。
吴景当然是江东大股东。孙策之所以能迅速平定4郡,他舅舅、江东定基业的吴景起到了关键作用。
读者身
当着这么多人之面,腹黑男赵旻肯定不会谈论任何敏感话题,诸位大大莫着急。
在两汉,饮宴奏乐是常见之事,舞女助兴在汉末更是司空见惯。
赵旻不喜欢这种娱乐活动,不代表这时代没有。
刘焉僭越,舞女经常8佾,也就是6十4人起舞…那是天子规格。
当然,在这种极为正式的宴会,决不可能有靡靡之音,所以奏瑟笙,唱《鹿鸣》完全没有问题。
后来的吴郡4大士族,如今朱桓、张温尚未出仕,所以,目前活跃的只有6氏和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