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九十三章 计中计,巧设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三章 计中计,巧设局(3 / 6)

亮、豁然开朗之感。

于是,众人尽皆赞叹。

“娄子伯先生果有高才也!”

赵旻心中吐槽补充:那糟老头子除了和你们有沟通障碍、危机感爆棚外,没其它毛病。

臧霸抱拳问赵旻。

“主公,我等何时部署兵力?”

赵旻笑着摇摇头:“不急!1来曹孟德完成部署尚需时日,2来…哈哈,公仁公尚未有最新情报传来。

宣高兄,元龙兄,这两3日,你2人先安置、训练兵卒;子敬兄、子瑜兄,你2人安心处理政务;子山兄,你我2人前去打探1番。

若1切与军图情况1致,我军便即刻封截渡口,着手部署,诸位以为如何?”

未见识过赵旻建设能力的诸葛瑾提出异议。

“主公,封截渡口恐需建大量工事,如此是否过于仓促?”

这1章既然提到吕布,又提到奉天子秘诏,那么,咱们便聊1聊上1位“奉天子秘诏”的武夫,没错,正是吕布。

赵旻“奉天子秘诏”,除了给其人带来大义名头…当然,还有1身行头,金印紫绶之外,实则1文不值。

若赵旻输了,他会被即刻打回原形,惟有投奔老丈人张绣1途。

吕布便是前车之鉴。

吕布骁勇,以“轻于去就、背信弃义”闻名当时。

布屡弑旧主,遭时人耻笑;以至被同有“反复恶名”的刘备公开詈骂。

然而常被读者忽略的,是吕布其实还有“忠君报国”的另1面。

布初平3年(192)亡入关东之始,身负“西迎大驾、还于洛京”的重要使命。但因力不能及,且洛阳荒残已甚,故终未成行。

谈到吕布“迎大驾还洛”的使命,绕不开他对刘协的个人情感。

布孤微发迹,1朝平步青云,对刘协无疑心存感激。

吕布出身并州5原(今内蒙包头),地处边鄙。按《后汉书》记载,5原土地贫瘠、作物稀少,不生麻麦。以至“人无冬衣,卧草御寒”。

5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后汉书崔骃传》

发迹后,又被王允轻视,乃至“以剑客遇之”。

(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后汉书王允传》

剑客是“亡命奸臧”的代称。方诗铭曾据此猜测吕布青年时代、在并州大约有过“从事强盗活动”的黑历史,见解可谓精辟。

汉末丧乱,悍夫“自恃勇武、断道剪径”并不鲜见。如关羽、甘宁等辈,皆“发于亡命”。

似布般、靠着“气力过人”而出仕的边鄙武夫,在洛阳城内因缘际会,竟“拜将封侯”。

布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魏书7吕布传》

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中郎将”与“都亭侯”,但对寒士出身的吕布而言,无疑是1步登天。

考虑到彼时“贵文贱武”的传统,吕布对汉廷无疑是感激涕0。

虽然吕布的职位大多通过董卓表奏,但观其与卓侍婢通奸、又谋杀董卓的故事看,其与卓也无甚感情。

注:吕布的倚仗是“同州”王允(并州太原),政治倾向与董卓相异。

初平3年(192)“手刃格卓”后,吕布1步登天;拜杂号将军,封温侯,假节,仪同3司。最终“与王允共秉朝政”。

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3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魏书7吕布传》

“温侯”是王允的故爵,在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温县。彼时处在同为“并州系”的张杨控制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