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章 但去莫复问,纷乱无尽时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但去莫复问,纷乱无尽时上(3 / 6)

可而止,向孙观下令道:“仲台,有劳你看押诸公,待此间事了,我等便返还许都。”

孙观躬身抱拳后,便指挥兵卒绑缚这1众于历史上煜煜生辉的群英。

赵云这时方才赶到侄子身畔。

臧霸、陈登皆知2人关系,是以无人阻拦。

臧霸陈登2人向赵云躬身抱拳。

“子龙将军,我等1别经年,将军别来无恙?”

赵云勉强笑了笑,躬身抱拳还礼。

“宣高,元龙,2位何故至此?”

不待2人回答,赵旻便向自家老叔深深1揖。

“旻参见叔父大人!”

赵云挥挥手:“卫将军快快请起!云败军之将,岂敢当卫将军如此大礼?”

赵旻顿时头大如斗。

老叔生气了,而且是很生气!

其人无奈之下,只好自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因果律法宝…当然了,也就是天子秘诏。

自己老叔就吃这1套。

“大人勿怪,孩儿实是受天子密令行事。秘诏在此,还请大人过目!”

正好就着前1章,咱们详聊1下所谓“关东盟军”。

好吧,主要是因整理史料,云某花费了太多时间…

不不不,这锅要甩给合作方,谁让他们非要我请喝酒,以至于耽误我不少码字时间!

闲话不提,直奔主题。

昔汉室失统,9州分裂,遂郡郡作帝,县县自王。

初平元年(190)的酸枣联盟,即演义小说所谓的“讨董十8镇”,3国爱好者皆耳熟能详、无须赘述。

酸枣联盟是个“各怀鬼胎、自作家门”的松散组织,各镇诸侯以“兴复汉室”之名,行“图谋割据”之实,亦人所共知。

董卓为避关东联军、而西迁长安的说法,乖谬至极。

董卓上洛在中平6年(189)8月,翌年(190)2月便西迁长安。

《3国志》言之凿凿,称卓西迁是因“关东军势大”。后世史家也因袭此说,无1例外将“除残去秽”的桂冠授予关东军、尤其是联军先锋孙坚。

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2月,乃徙天子都长安。--《魏书6董卓传》

实际董卓西迁与关东联军基本无关。

西迁大致有两个理由:

其1是凉州军多胡人。羌胡恋家,不肯远离故土、东进洛邑。故董卓需要返回关中,壮大羽翼。

灵帝临崩,董卓拜表,明确提及“羌胡不愿随卓东进”。

6年,征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后汉书卷7十2董卓传》

其2是并州西河郡白波贼兴起,入河东,断卓后路。卓遣牛辅讨之而不能平,担心归途断绝,遂火速西迁。

注:河东郡,3河之1,在洛阳以西,长安以东。

灵帝末,黄巾余党郭太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3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

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又闻东方兵起,惧。--《后汉书卷7十2董卓传》

关东联军是董卓上洛翌年、即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初兴起,而卓西迁就在同年2月。因时间联系紧密,故常被人混淆,误以为联军声势浩大,董卓需要避其锋芒。

时间的前后相继,导致“西迁根源”很是迷惑。但想寻求真相也不难,只要看凉州军与关东军的交战记录,便1目了然。

关东军屡败于卓,根本无力对抗凉州锐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