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3 / 4)

验。

凉州的产出,绝对可以满足丝绸之路外贸所需。

河北4州农业就算再发达,又如何能与工业产值相提并论?

凉州若发展得当,最多十5年,便可养十万精锐铁骑,届时袁绍将何足为患?

作为这时代的土著,不了解凉州潜力的杨彪、荀彧2人,虽仍将赵旻说的实情当吹牛,但赵旻提出的战略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凉州产马,所以朝廷必须将其收回,而产马的另外两州,也就是幽、并2州,此时此刻仍姓袁,东汉朝廷别无选择。

荀彧问道:“阿旻,你与孙氏婚期为何时?”

“叔父,十月十6。”

荀彧又问:“颜良、徐元直、徐文向3人何时抵京?”

“叔父,最多7日。”

荀彧总结道:“便如此。待其3人抵京,阿旻你便开府!刘子台若胆敢违抗诏令,阿旻你便兵发安邑!”

【作者题外话】:赵旻拿来主义的中军制详见前文。

太常是9卿之首。董昭作为被赵旻忽悠的第1人,任此重职恰如其分。

东汉虽不可能1统欧亚,但打到中亚、恢复丝绸之路没有问题。

这1章,咱们聊聊季汉的将军号泛滥。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刘备受制于自己地盘太小、郡国职位不足,之能以将军号来替代官职,来“明尊卑、收人心”。

建安十9年(西历214)刘备克成都,大封群臣,赏赐巨亿。乃至元勋4人(关、张、葛、法)竟每人分到黄金5百斤、白银1千斤、铜钱5千万、蜀锦千匹、珍宝无数。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5百斤,银千斤,钱5千万,锦千匹。--《蜀书6张飞传》

类似的“强盗分赃行径”历代皆有,固无足论。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刘备集团的“将军名号”,亦自此猥滥。

两汉立国各2百年,前汉将军号共47种、后汉将军号共75种。蜀汉立国不足半个世纪(221-263),将军号竟多达62种。

这1数字引自洪武雄先生《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甲篇第1章。

虽然乱世中军事活动频繁,将军名目增多情有可原;

但如果熟悉《蜀书》,会发现蜀汉政权内部,挂将军名号者,大抵不掌兵。

真正统军之人,是领军、典军、护军、监军;以及军师和参军这类职位。

蜀汉“将军号”的作用,实际是表示“班列位阶差异”(品级)。

换言之,在两汉制度里“秩阶2千石”的偏裨杂号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已分化出不同的朝班次序。

因此,刘备入川后滥授将军封号,便很好理解。

即借用“不同的将军称号”,来确定阵营内部的高低位次,达到尊卑有序之目的。

另外,因为刘备地盘有限,无论是郡守、还是令长,可授之官均不为多。

因此“无常事、不常置”的将军职位,因为“没有定员限制”,便成了4意增设、笼络人心的武器。

1言蔽之,刘备滥增将军封号,实际是“穷生奸计”的不得已。

而新设的诸将军,又在“劝进大业”上助力刘备,可谓1石2鸟。

我们先对“将军号”做1下介绍。

将军者,顾名思义,是“将”(统御)“军”(部队)之意。领军者即是将军。

两汉将军名号极为有限,除了固定的“8重号“外,其余均为遇战事则临时任免,战罢则撤销职务,属临时性质。

将军,不常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