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开口,便又被赵旻1个眼神瞪了回去。
赵旻叹道:“而今袁本初对旻虎视眈眈,旻绝不可行僭越之举。”
看官们看出来了吧?赵旻不是中山狼,他是大尾巴狼。
此君明明满肚子坏水,却偏偏要装成委屈的受害者模样。
熟知赵旻秉性的颜良,好险没憋住笑。
赵旻的同类人董昭,则垂首偷笑起来。
刘晔表情有些古怪,但最终,他成功忍住了偷笑的冲动。
他清楚,刘协要倒大霉。
不了解赵旻本性的贾诩站不住了。
“主公,当今天子虽聪慧,年龄却幼,天子如此举动,恐将寒忠臣义士之心也。”
赵旻心道:被刘协寒到透心凉的人还少?你没发现连老子老叔这等义士,都不愿帮刘协了吗?
赵旻至此已彻底搞清楚,为何汉室正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刘协却最终连个风浪都没掀起来的根本原因:
刘协太刻薄寡恩!
为了刘勋那些巨资,你刘协便可以赦免其人重罪?
我请问你刘协,你让辽哥情何以堪?
你答应,老子不答应!
【作者题外话】:游侠、剑客之事,下1章咱们再介绍。
刘勋与曹洪之事,前文皆已提过,详见《魏书司马芝传》。
“中书”、“秘书”及“尚书台”之事,前文已详细介绍。
刘协的处境,比曹髦好出百倍,而且汉室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在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刘协做得还远不及曹髦…
这足以证明,刘协刻薄寡恩,不得人心。
郑庄公与共叔段之事,详见《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分析了刘岱、刘虞、刘宠和刘备。
这1章,咱们聊1聊长江流域的宗室们。
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分别占据了长江的上、中、下游。
由此可见东汉朝廷对其寄予厚望。
遗憾的是,他们很快就辜负了皇帝的期待。
(1)益州牧刘焉
刘焉应该是汉末最先出镇的京都宗室。
“废史立牧”的计划,最初就是他提出的。
(刘焉)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蜀书刘焉传》
刘焉在益州,遣别部司马张鲁入汉中,断绝斜谷,杀害汉使。又自制伪具(銮服器物),僭拟乘舆(礼制等同天子),俨然1副皇帝派头。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蜀书刘焉传》
虽然诸书均称刘焉“早有异志”,但因为《刘焉传》录在《魏书》之中,可知原稿的最初执笔者,是狗贼王沈而非陈寿。
因此,关于刘焉野心的记载,需要剔除立场倾向。
广汉董扶私谓(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蜀书刘焉传》
诚然,刘焉是个野心家;但这种念头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则有待考证。
实际刘焉与刘虞1样,亦曾出任过东汉宗正(皇室成员事务管理员),绝不是毫无忠孝之心的无赖。
(刘焉)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蜀书刘焉传》
在刘焉之前,益州有黄巾支党马相、自称“天子”,割据3郡(益州郡、犍为郡、巴郡)僭号自立(188)。
益州崇山峻岭、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