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你老娘小看老夫宝贝闺女。
这时代,不管义女还是徒弟,与自己亲生的区别不大。
干爹…在这时代如同亲爹,绝对没有其他含义。
同理,在曹彰、曹植看来,赵旻这个恩师,与他们亲爹曹操区别也不算太大。
卞夫人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若非孝子丕将束发、还需给曹操守孝,或许卞夫人也会把其人撵到赵旻这里。
曹洪替曹操敛的那些巨资,已被卞夫人充分利用,简言之,那笔巨资,人家卞夫人花得超值,这是双赢之举。
宴后,伏完留下赵旻。
老头儿借着酒劲儿说起“胡话”。
“阿旻,老夫已将阿雅撵回故里,罚其人闭门反思,常从中郎将之事务暂由阿旭代理如何?”
所以说,压根儿轮不到赵旻惩罚伏雅。
随后伏完半开玩笑道:“阿旻,你如今亦算老夫女婿,然否?”
赵旻行礼:“大人所言极是!”
老头儿满意地挥挥袍袖。
赵旻径自跑向后院熟悉的屋舍。
只见红帐内,凝脂赛霜雪。
【作者题外话】:东汉皇帝,称皇后为“梓童”。
刘协1直被曹操软禁,而曹操为避其人旧主袁绍,选择的许都又远离前线,所以,长年累月下来,刘协便生出天下太平的错觉。
这种人,已经绝对不适合再握实权。
所以,便是忠心如荀彧,也不敢将政务交给刘协。
以东汉那低下的生产力,诸侯确实无法养太多兵,因为确实养不起。
每多1名兵卒,便要少1个壮劳力,而且还要吃军粮,遑论兵卒训练、打仗之时对军粮消耗更多。
在东汉这亩产56斛,也就是不到2百斤的时代,除了袁绍,谁能养起十万兵卒?
《3国演义》中那动不动几十万兵卒的战役…不好意思,本故事纯属虚构。
这1章,咱们聊1聊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魏勋旧肺腑,与曹操为连襟儿(哥俩娶丁氏姊妹为妻),又为曹操背黑锅蹲过大牢,渊子衡又尚公主,特受宠爱。
关于其军功履历,记载甚详,无需赘言。
但夏侯渊有个特殊称谓,即“白地将军”。
“白地将军”之名,不见于《3国志》原文及裴注,而见于《太平御览》辑录的《魏武军策令》,是1条有关“鹿角工事”的词条摘录。
从引文的辞令口吻上看,“白地将军”很明显是1种贬义称呼,可知与渊“屠城劫掠、夷为白地”的军功无关。
《魏书2十5高堂隆传》又有1条“吴蜀2国、非白地小虏”的记载,陈《志》全书唯见1例。
由此可以推导出“白地”2字的含义。
白地者,空空如也。
“白地”即1无所有,“白地将军”特指有勇无谋的领兵者。
纵览夏侯渊本传,虽战功赫赫,却也可察觉,其人确系有勇无谋。
先来了解1下夏侯渊其人。
夏侯渊军功彪炳,与“白地”似有不同。
夏侯渊是3国汉季名将,与族兄夏侯惇共同仕宦魏武。
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魏书9夏侯渊传》
实际从夏侯兄弟的履历来看,夏侯惇更类似主持屯田与后勤工作的“儒将”,夏侯渊则是冲锋陷阵、披荆斩棘的“斗将”。
夏侯渊的战斗特点,是“快”且“烈”。
其行军速度冠绝曹营诸将。
在陈寿与王沈笔下,夏侯渊“转斗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