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零八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终(2 / 5)

、辎重的冲动,复又对杨老头儿抱拳。

“大人,若明年旻粮草告急,还望大人施以援手。”

杨彪嘿嘿1笑。

“也罢!老夫自今日起便节衣缩食,已备你不时之需。今晚饮宴,便1切从简如何?”

赵旻登时泄气。

他这软饭硬吃,偏偏吃得还贼有底气…确实有些过分。

但话说回来…

如今东汉朝廷1应所需,包括文武百官的工资,都是赵旻自己掏腰包出。

东汉朝廷1无地盘,2无军队,3无收入,踞4州之地的赵旻不出谁出?

所以,赵旻要些返利不过分吧?

玩笑话说完,杨彪正色道:“阿旻,老夫为你备百万斛粮草,若凉州陷入胶着之势,你当及早抽身而退,万不可空耗粮草。”

赵旻长长出了口气。

还是老丈人疼女婿啊!

其人深深1揖:“大人尽管放心,旻知分寸。”

赵旻本就是为捏软柿子而来,若柿子硬如石头,赵旻又何苦与自己过不去?

谈罢正事,杨彪抚须叹道:“不知德祖而今如何?”

赵旻宽慰道:“大人放心,有妙才兄在,大兄必然无恙。”

杨彪叹了口气,又道:“阿旻,此番你不可亲征!皇后身孕已有5月,而今天子又无皇子,不可有任何意外。”

赵旻颔首:“大人放心,正旦时旻大部分臣属将齐聚许都,旻不可离京。”

翁婿2人正在讨论出征匈奴之事时,卫府1众臣属便纷纷到来。

赵旻先召开会议。

议题非常简单:1是粮草筹措,2是出征策略。

经过1番商讨之后,卫觊提出,可先将粮草调拨至河东安邑,同时遣1路大军押运。

董昭补充:另1路大军,可押运粮草至上党壶关,待军情传回、马蹬齐备,便可直接向西进发。

于是乎,赵旻当场拍板:

后日1万副马蹬将送抵,颜良率两万骑兵至河东安邑;赵云、徐晃率两万骑兵至上党壶关;

而保障粮道通畅的乐进,需等待1万马蹬到位后,再赴安邑带上军粮,屯驻于蒲子县,并保障蒲子县到左贤王王帐之间的粮道通畅。

筹措、调拨粮草之事,仍由荀攸、赵俨2人统筹。

颜良至安邑后,等待张辽自潼关赶来,同时耐心等待夏侯渊、杨修传回情报;

赵云、徐晃那1路大军则可直接赶赴杨县,于杨县等待颜良大军抵达。

壶关至杨县的粮道,由魏种、赵甲负责。

将1切安排妥当后,众人吃了顿打卤面和羊肉馅水饺,便心满意足地各自离去。

翌日清晨,北军军营便忙碌起来。

骑兵们要为出征做足准备。

忙碌整整1日后,赵旻将自己这些天赶制出的两万斛面粉、两千枚金饼、经过培训的养卒,也就是炊事兵,送到了北军军营。

两千金饼…是用来买羊的。

毕竟大军不可能赶羊群出征,而那些养卒已经学会做手擀面、烙饼、烧饼、水饺及羊杂汤这些简单小吃。

所以,两万斛面粉,外加两千金饼,足以让远征的兵卒们在士气低落时,愉快地吃上78天美食。

更何况,只要粮道通畅,随着赵旻建起水力磨坊,面粉、粳米便可足量供应远征兵卒,战马也将有足量的麸皮食用。

所以说,精面哪里有浪费?是麸皮不能饲养家畜?还是不能酿造酱油?

于是乎,中午时,养卒们,也就是炊事兵们,便为兵卒们做了1顿香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