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口粮由旻筹备、受灾民众之赈济由旻组织;
此外若大军出征,耗费钱粮将不计其数,综上,区区3百2十万斛粮食,济得甚事?”
熟知赵旻性格之人,皆憋着笑不语。
主公又在顽皮。唉!吴侯带坏主公矣!
孙策好戏谑,众所周知。
赵旻口中作是言,心中却在哀叹:
如此海量粮食,老子要如何存放?也罢,如今已近正旦,老子正好安排缺粮的百姓完善粮仓。1举两得,岂不妙哉!
赵旻虽已做足准备,但他委实未料到,2人竟会带回如此海量之粮。
张郃再次尴尬起来,因为,方才,他快速心算了1番。
不考虑政治因素及博弈,单纯计算粮食的经济价值,按照这些粮食的价格推算…
阿旻简直深不可测!
明公不与阿旻正面为敌,何其明智也。
某须确定阿旻心意!
于是张郃有些尴尬地抱拳笑道。
“阿旻以为,明公乃逆臣否?”
赵旻1怔。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袁绍当年虽曾欲立刘虞为帝,以对抗当时的关中朝廷,可刘虞早已作古了啊…
而且,官渡之战前,袁绍的檄文是讨伐不臣之曹操,其人丝毫未曾针对刘协啊…
再者说来,袁绍始终以汉大将军自居,甚至连世子都未立,篡逆2字何从谈起?
最后,袁绍已经与刘协撕破了脸,其人不改立其他汉室宗亲,难道还主动让刘协给其人穿小鞋?
谁能贱到这种程度?
但话说回来,人家袁绍说刘协不具帝德,欲立其他宗室为帝…
啧啧,袁绍说实话难道也有错?不顾天下苍生的刘协有何帝德可言?
刘协倒是春意盎然。
所以,赵旻笑道:“叔父何出此言?袁公4世3公,其人又为大汉大将军,向来无僭越之举,何谈逆臣乎?”
赵旻默默吐槽:
若官渡之战胜出者是曹操,那么1顶顶大帽子、1口口翔坛子,1定会不要钱1般扣向袁绍。
最后,在两千年后还有个姓易的数典忘祖之鼠辈,对冤屈至极的袁绍落井下石。
唉!老子救了袁绍!
老子1定不可能昧着良心骂袁绍…
也罢,老子最多着重渲染那近6旬的糟老头子不用老子妙计、甚至不同意老子老娘提亲的请求,以至于追悔莫及…
嗯,就这么办!
赵旻如此做…似乎不比曹操强太多。
骂袁绍是逆臣,与骂袁绍有眼无珠相比…
区别很大吗?
所以说,别轻易招惹苟哥。
不提苟哥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其人此言1出,包括贾诩、董昭在内的堂上众人,皆颔首称是。
因为赵旻说的是实情。
相比于刘焉、刘表、刘勋…那群刘姓宗室,以及袁术、曹操等乱臣的斑斑劣迹,袁绍简直是人臣典范、大汉良心。
张郃心中松了口气。
如此看来,阿旻亦不愿与明公为敌。
于是乎,其人心事尽去。
赵旻向张郃抱拳:“叔父且在此稍候,旻须先至城外妥善安置粮食。”
说着,其人对堂内众臣属抱拳:“午时卫府赐宴,请诸君携家眷赴宴,既是为儁乂叔父接风,亦是为儁乂叔父践行。”
言罢,其人看向贾诩。
“有劳文和先生带路。”
赵旻、贾诩2人,在亲卫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