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开外滚鞍下马,深深1揖。
“卫将军,衡奉赵府君之命,前来向天子、卫将军献贺岁之礼。”
那人说着1口地道巴蜀话,显而易见,他正是益州巴西人、犍为太守赵韪幕僚黄衡。
赵旻翻身下马,抱拳还礼。
“赵公赞遣你至此?其人今何在?”
赵韪字已不可考,本书中字公赞。
黄衡恭恭敬敬道。
“回卫将军,赵府君今在广汉也。”
赵旻颔首。
蜀郡、广汉和犍为这3蜀之地中,刘璋如今仅剩蜀郡1郡之地。
但是,蜀郡恰恰是3蜀中最大、最核心之郡。
因此,在如此情况下,益州腹地便短暂稳定下来。
东州人既不至于因生死危机而被迫与刘璋联合,又不会再遭刘璋迫害。
简言之,因赵旻之威名,赵韪之乖巧听话之故,原本历史上,死于建安6年年初的赵韪捡回来1条命。
然而,益州虽多了许多不可控之变数,但这皆为赵旻所掌握。
【作者题外话】:得益于西汉宗室、我国有典可查的首位炼金术士刘安,因此西汉时便出现了豆腐、豆浆、豆腐脑…
这3样东西其实是制豆腐工艺中的3道工序加工出的不同产品。
豆浆点卤水后,成为豆腐脑,豆腐脑经挤压成型后,方为豆腐。
豆油据说也是刘安发明的…
这哥们跟大豆卯上劲儿了。
总之,豆皮、腐竹是同1套体系,豆腐、老豆腐和豆干又是另外1条生产线。
1种大豆,能做出多样美食…
咱们老祖宗们的智慧,令咱们高山仰止。
据说郑和下西洋时,是以大豆发豆芽来对抗坏血病,这比西方那些贩卖非洲人的野蛮人,高明了不知凡几。
黄衡是本书原创人物,由于赵韪的资料不多,甚至其人字都已不可考,所以云某捏造出这么1个人物。
看官们莫当真。
本书中的历史轨迹、历史人物,云某尽可能追索陈寿先生草蛇灰线的记载,再将其真实还原。
但其中资料极少的人物,云某无可奈何,只能凭空想象。
饶是如此,云某也仍自以为比那些连史料都不深扒、史料齐全的历史人物都随意捏造之人要认真。
本书中,赵韪字公赞,韪本为赞叹、称赞之意;
黄衡字公度,衡、度、权3字之意相近。
历史上,赵韪死于建安6年(西历201),此事前文大致提过,后文还会再做说明。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卞夫人4子,除曹熊早夭外,曹丕、曹彰、曹植3人的平均寿命,居然超不过40岁,此事显然极不正常。
那么,有没有这么1种可能,卞夫人有家族糖尿病史呢?
卞夫人所生4子:丕、彰、植、熊。
其中曹丕寿数4十,曹彰3十5,曹植4十1;
曹熊寿命不祥,但被记载为“早薨”,很可能未成年。
而成年的3名子嗣,平均寿命则不足4十。
以往观点,多认为曹彰、曹植的早逝源自情绪压抑及人身迫害,但若结合“糖尿病”的线索,便可作出如下假设,即3人的短寿,或与基因问题存在关联。
这番设想的佐证,便是曹丕、曹植、曹彰3人均有“嗜糖”的喜好。
曹植的诗歌中多涉及甘果,如“橙橘枇杷,甘蔗代出”、“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可知其日常生活中应惯于摄入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