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9江太守,自己恐怕要大意失寿春。
1念及此,其人咬牙切齿道:“盛亦不敢负主公所托也!”
梁习笑道:“甚好!文向,此战至关重要!某与君共勉!”
徐盛深深1揖后,斗志昂扬地“嚓嚓”离去。
梁习目送其人远去,嘴角露出欣慰之笑。
许都,卫府。
赵旻仍在与黄衡秉烛夜谈。
“公度,你我今日既已开诚布公,你便不妨明言。巴蜀之地,是否仍心向汉室?”
黄衡不假思索:“回卫将军,此事毋庸置疑。向者,刘君郎不臣之心巴蜀人尽皆知,故而其人不得善终焉。
而今,闻卫将军奉天子以顺民望,巴蜀士人无不雀跃,独刘季玉1人,心有戚戚耳。”
刘君郎便是曾私造天子车驾的刘焉。
刘璋正因其心有戚戚,所以心虚不敢向天子朝贺。
赵旻已经听懂。
于是其人不再与黄衡讨论此事,而是改为分析、探讨巴蜀如何实现1年两熟。
我们再来看蔡琰。
其人樱唇轻启,含笑道:“此便为妾之计,诸位兄长以为如何?”
【作者题外话】:屠各胡,全称“休著屠各”,是匈奴休屠王支属后裔。
休屠王部落最初落脚于河西走廊1带,之后逐渐向东南方向内迁。
在迁徙过程中,这1部落在凉州、并州、冀州等地留下了诸多子嗣群。
史书中所见的“休屠”、“休著”、“休屠各”、“休著各”、“屠各”说得实际是同1回事。
至于“各”的尾缀,按学者陈勇先生考订,当是并州当时的语言习惯,即所谓“晋之北鄙”的方言。
注意:此事详见陈勇《屠各称谓的演变与入塞匈奴的地域化》。
按《晋书北狄传》记载,“北狄以部落为类,凡十9种,而屠各最豪贵”。可知在魏晋时代,屠各这1匈奴贵族支脉,地位已经大大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北狄以部落为类……凡十9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屠各最豪贵。--《晋书北狄传》
当然,在汉末,休屠各人还是南匈奴人的附庸。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蜀书1刘焉传》
注意:乘舆即“天子御辇”。刘焉造乘舆,被刘表密奏弹劾,此事颇为可笑。
更可笑的是刘表1面弹劾刘焉“制作伪具”,1面自己在荆州“郊祀天地”。更令人哭笑不得。
要知道,郊祀乃是专属天子的大祭礼。
兴平元年,马腾之乱(西历194年)时,刘焉长子刘范于关中响应马腾,却兵败被杀。
刘范死后不久,天降闪电,在绵竹县(当时的益州刺史治)引发火灾,还把刘焉私造的天子车服銮仪给烧了。
刘焉惊惧交加,迁至成都,同年(西历194年)便发病猝死。
(刘)焉意渐盛,造作乘舆(指皇帝)车具千馀乘……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蜀书刘焉传》
(刘)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祅灾(指天火烧城),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蜀书刘焉传》
李傕等人听闻刘焉死讯,弹冠相庆,兴致勃勃地派遣颍川人扈瑁担任益州刺史。
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英雄记》
扈瑁入蜀,引发了益州内乱。
刘焉死后(194),追随他时间较长的3子刘瑁未能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