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百零一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2(2 / 5)

了个好头。

历史上,梁习那个“伐大树”的“光头强”,对待匈奴人的政策,最初是编户、打散、归化。

没错,正是赵旻如今采用的策略。

这个策略极为正确,所以在梁习时期,并州匈奴、鲜卑皆先后尊东汉、曹魏为主。

这1时期,并州政绩斐然。

但随着梁习逝世,政策便渐渐偏离其原有轨迹,至陈泰管理并州时,匈奴人与汉民的矛盾,已经日益尖锐。

关键是,陈泰死时,刘豹已经弱冠!

刘豹、刘渊父子的操作,与近8百年后的定难军李继迁、李德明父子极为相似。

所以,等西晋反应过来时,“赵汉”1如李德明时期的定难军1般,气候已成,西晋再想讨伐时,为时已晚。

遂有了永嘉之乱。

党项人李氏父子的操作…极为猥琐,与苟哥赵旻有1拼。

父子2人明着向宋、辽称臣,却暗戳戳地1统西北…

最终,嵬名元昊,也就是赵元昊,也叫拓跋元昊,或者叫李元昊,在其人爷爷、老爹苦心奋斗6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用各种诡计建立了西夏国。

这与刘豹父子何其相似?

刘豹、刘渊苦心经营6十年,最后刘聪灭了西晋。

综上所述。

在徐晃的实际执行之下,赵旻针对南匈奴的策略,有了1个极为良好的开端。

2十年之内,或者说在历史上的建安2十4年之前,赵旻有信心彻底消除匈奴、鲜卑、氐羌人乃至乌桓人的隐患。

于是乎,因徐晃安置匈奴青壮立功、第1批糖类大批量制成之故,卫府皆大欢喜。

翌日,赵旻被荀彧请到尚书台。

赵旻甫1进荀彧公廨,后者便兴冲冲地取来1摞文书。

其人正欲开口,赵旻便当先行礼。

“大人,旻欲于3日内裁撤冗员!”

早在岁除那1地鸡毛的晚宴时,赵旻便已有意裁撤冗员。

值此乱世,赵旻不认为汉廷设如此数量冗官有何意义可言。

他们是能领兵打仗?还是能推行新政?

这些冗官,都是不折不扣的寄生虫!

遑论这些寄生虫们的俸禄,皆由赵旻出。

荀彧微微1怔,旋即释然。

因为赵旻选择的这个时间点,再合适不过。

赵旻最多1个月,便要出征凉州,临行前整顿冗官、释放出俸禄空间,刚好可将这部分粮帛用于凉州建设。

何况,赵旻在临近出征之时提出此事,无论杨彪还是荀彧,都无法拒绝。

1是因为赵旻身上,背负着天下1统之重任;

2是赵旻出征作战,势必需要大量军粮。

以荀彧之智,其人只是略1思忖,便欣然应允。

“阿旻可有何高见?是否需尚书台配合?”

赵旻颔首后,取出1摞名单。

“大人,此名单上之人,有劳尚书台削其职,大人可声明,此乃卫府之意。”

荀彧笑着摇头:“阿旻大可不必如此。此事易耳!某告知颖川各家,由颖川各家之闲散官员带头辞官、发起此事即可。

阿旻不必心忧,此事交给杨公、元常兄及某即可。只是…阿旻,你不妨先看1看此3学制。”

赵旻见荀彧丝毫不反对自己提出的裁撤冗员之事,心中大定。

其人与荀彧落座后,便展开荀彧的落地版方案,仔细读了起来。

作为这时代的土著,荀彧对东汉太学制、当今国情了若指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