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郡其余从恶之豪强胆战心惊、瑟瑟发抖;而备受欺压的奴客们,则弹冠相庆、奔走相告。
第3日卯时,7万余骑兵,浩浩荡荡踏上赶赴敦煌郡的征程。
沿途,休屠王收摄大小休屠部族、劝降大小月氏人;窦茂和老雷2人负责劝降、安抚氐人;1众猛将专治各种不服。
心高气傲的超哥,论武艺不及颜良,论行军不如渊哥…
其人原本想在矮壮的乐进、同样出身边郡的张辽身上找找优越感…
结果…
进哥屡屡奋不顾身、勇猛先登;
而辽哥每每率其人亲卫实施凿穿、勇不可挡…
于是乎,超哥学乖了。
宠哥回归老本行,在酒泉、敦煌2郡复制了其人在张掖郡的操作。
总之,1旬之内,河西4郡便重归原主大汉之手。
【作者题外话】:时间不早,明天6点就要起床,所以,这章作者的话,云某简单写写。
汉代玉门关科技太差,不是3千年历久弥新、属于现代化高科技的《汉谟拉比法典》,所以,汉代玉门关风化后随风而逝。
李唐玉门关科技更差,沉入了水库,而且不像巴比伦红砖那么顽强,3千年仍无任何历史痕迹!
长话短说。
河西4郡恰如《让子弹飞》中的鹅城,恶霸当道。
继续说。
吕布溃入关东之前,从刘协处无疑得到过密旨。
即“纠结义军,重返关中,迎天子还洛阳”。
“密旨”1事、至少有3处佐证。
其1是吕布与萧建书;其2是吕布与曹操书;其3是张杨护驾。
(1)吕布与萧建书
吕布在徐州割据时(196-199),与琅琊国相萧建的书信中,曾明确提及此事。
布与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英雄记》
考虑到彼时(192)允、布“1文1武、共执朝政”的大环境,吕布作为武人集团首脑,在长安沦陷前、接受过天子密诏是十分可信的。
且长安地处关中,被董卓势力包围,刘协谋求迁都、也是时势所然。
虽然吕布在信中自诩的“来谒关东”,无疑是对自己“兵败长安”的遮丑之辞,但“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之语,却非空穴来风。
(2)吕布与曹操书
建安2年(197)袁术在寿春僭号,诸侯恶之。术为求外援,欲联姻吕布。
曹操为破坏“徐扬合纵”,便以天子名义授吕布“左将军”(1作“平东将军”)。布得书而喜,遂与术绝婚。
吕布上表谢恩时,曾作书于操,谈到“罪臣吕布、本当西迎大驾”故事。
(布)遣使上书于天子曰:“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英雄记》
这无疑是对吕布曾受密诏的另1佐证。即吕布溃走关东时,确实曾接受“光复洛阳”的政治任务。
(3)张杨奉天子还洛
天子溃走关东(195-196),是在钟繇、丁冲与董承的谋划下,联合“白波故帅”(即西河白波贼)为军事倚仗,强行逃离长安的。
这群“政治难民”在遭到李傕、郭汜的连续截杀后,亡失辎重,已然断粮。靠着河内太守张杨的“军需赞助”,才得入洛阳。
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魏书8张杨传》
值得注意之处,是张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