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零四章 百媚心旌荡,千帆渡大江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百媚心旌荡,千帆渡大江2(1 / 4)

这时,赵旻等人尚未行至郫江,也就是成都城天然的护城河畔。

赵旻先是眯起眼,见步骘、庞德身后那些文士,除秦宓之外几乎皆为生面孔后,方才哈哈1笑、拍马迎上前。

“子山、令明,别来无恙?今3蜀之地已定否?”

步骘、庞德2人滚鞍下马,向赵旻深施1礼。

前者笑道:“主公,某幸不辱命,3蜀今皆安矣。水稻秋收之后,某已种植小麦,十月中旬应可收割。”

这时代的气候,本就比赵旻那个时代炎热,再加上4川盆地气候更为湿热,所以即便到十月中旬,3蜀温度也在后世2十78摄氏度。

1言蔽之,小麦收获毫无问题。

苟哥苟到习惯成自然,所以其人对汉中的农事过于保守。

庞德补充道。

“主公,赵公赞已率军进驻巴东郡,今3蜀兵戈止息、黎庶安居乐业。”

这时,2人身后,包括秦宓在内的1众文士,皆向赵旻躬身行礼。

“某等参见主公!”

步骘为赵旻11介绍。

除为赵旻完善《文心雕龙》手稿、并亲自作批注的秦宓之外,其他人分别为周群、张裕、王谋、张裔、费诗、杜琼和杜微。

其中周群、张裕年过不惑,这是两个著名的星象家。

(周群)於庭中作小楼,家富多奴,常令奴更直於楼上视天灾,才见1气,即白群,群自上楼观之,不避晨夜。

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

摘自《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王谋、张裔年过而立;

杜琼和杜微则都是2十多岁的年轻人。

杜琼也是星象家。

(琼)虽学业入深,初不视天文有所论说。

摘自《蜀书十2杜琼传》

杜微的老师,是益州名儒、今年7十7岁高龄的广汉郡任安任定祖。

费诗,便是咱们前文所提及,被诸葛亮“我就笑笑不说话”、与孟达1般无2的那个反复小人。

1言蔽之,以上诸文士皆为3蜀名士。

在历史上,除秦宓这个学者之外,其余众人皆不受刘备待见,就连迎刘备入蜀的费诗也不例外。

费诗受重用,要到后主刘禅时期…尽管诸葛亮颇看不上其人。

历史上刘帮主重用之人,是其人最初的班底(简雍、关、张、赵、孙乾、魏延等人)、荆楚元从,以及身在益州的东州士人。

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上益州本土士人同样也看不上刘帮主。

在他们看来,刘帮主与江东孙策1样,都是“鸠占鹊巢”的无耻强盗。

然而…

这些益州士人们,如今对待赵旻的态度,却与他们在历史上对待刘帮主截然相反。

原因不难理解。

首先,赵旻有自己的大本营,且赵旻、步骘这对主臣,治理益州的策略为“蜀人治蜀”…简言之,益州本土士人们的利益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其次,赵旻带走了让益州人厌恶不已、与他们抢夺碗中食的东州人;

再次,赵旻乃1代文宗,且《文心雕龙》让益州人惊艳不已,何况赵旻搬运左思的那篇《蜀都赋》,更是让益州人心中大为受用;

最后,大汉卫将军赵旻,代表的是大汉天子及大汉朝廷,赵旻占据大义名分。

综上所述,益州士人们,看赵旻、步骘主臣2人,极为顺眼。

尽管赵旻心中挺烦这些被刘璋惯坏的益州士人。

总而言之,由于赵旻充分吸取刘帮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