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时,确实是其人得益州后的第9年(西历214到223年)。
这哪里是张裕,这分明是推演推背图的神人李淳风!
所以,苟哥的赞誉,是发自肺腑的。
张裕苦笑作揖。
“主公之子虽贵不可言,然主公决不可有僭越之举,否则天下必将大乱!”
苟哥彻底凌乱了。
人家张裕连这都知道…
苟哥咽了口口水,期期艾艾道。
“大人,皇…皇…皇”
显然,苟哥想说的是皇后,也就是伏寿…
张裕打断了苟哥的话。
“请主公慎言!大汉太子乃刘嗣也!”
苟哥秒懂。
张裕知道的太多了,难怪他觉得自己活不久。
难怪张裕处心积虑,要把自己嫡长女许给赵旻做妾。
不如此他不放心嘛!
问题是…
张裕是放心了,苟哥却难以安心。
其人复又期期艾艾道。
“然则,大人,皇汉国祚…”
张裕垂首行礼。
“主公,天机不可泄露过多!否则将于主公、太子不利!”
赵旻不再多问。
他只需知道自己亲儿子是太子便足矣。
然后赵旻又想起1事。
“大人是否已知…”
【作者题外话】:张裕之事,3国志记载甚详,所以此绝非无稽之谈。
历史比演义精彩1万倍。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蜀汉政权中,魏延、姜维先后出任凉州刺史,蒋琬、费祎相继出任益州刺史,邓芝、宗预出任兖州刺史,张翼出任冀州刺史,廖化出任并州刺史。诸如此类,不1而足。
景耀2年,(张翼)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蜀书张翼传》
(宗预)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蜀书宗预传》
(廖化)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蜀书廖化传》
蜀汉“不设州牧”原因猜想:
刘备在世时,蜀汉政权中曾广泛存在过州牧1职。刘备死后(223)唯有诸葛亮1人出任过州牧。诸葛亮死后(234)州牧便不见记载。这不能不引起注意。
其实不仅是诸葛亮死后州牧不见记载,诸葛亮摄政期间,州牧的头衔也仅被授予葛氏1人。
举例而论,彼时的江州都督李严,曾试图分割益州东部,自设巴州,遂求为“巴州刺史”。
(李)平(即李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5郡为巴州刺史。--《蜀书李严传》
李严挂“尚书令、中都护、兼统内外军事”的头衔,且挟托孤大臣之尊,与诸葛亮地位相似。
先主疾病,(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蜀书李严传》
按理说,诸葛亮为益州牧,李严也应该“求为巴州牧”;但实际执行时,李严仅仅“求为巴州刺史”,在名分上主动矮了诸葛亮1头。
诸葛亮生前,又有魏延出任凉州刺史、李恢出任交州刺史,但2人均不得为州牧。
诸葛亮驻汉中,更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蜀书魏延传》
遂以(李)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蜀书李恢传》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诸葛亮秉政时期(223-234),蜀汉内部的州牧确实唯有其1人而已。
诸葛亮死后,其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