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不能复鸣”的绝境中,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处险不变,豪气凌人。
甘宁何等英勇!
小马哥同样不遑多让!
于是乎,苟哥脸上笑嘻嘻,心中却在幻想:
如此虎将,老子1定想方设法榨取干净他们…啊呸!
老子1定要让他们功垂青史!
苟哥遂对甘宁和颜悦色。
“兴霸勿忧,我麾下诸猛将,皆可与兴霸切磋!甚或…”
苟哥负手而立、在落日中衣袂飘飞而装笔。
“河西关云长、涿郡张翼德、河间张儁乂、东莱太史子义、南阳魏文长、黑山贼张燕,将来兴霸皆可战而胜之也!”
诚然…
后世知名的3国名将,除了1个老黄忠、几个曹夏侯之外,如今被苟哥薅的也就剩下这么多了。
当然,船上还有个与孙尚香在1起、也不知到底是谁在保护谁的庞德。
甘宁被大笔袋苟哥忽悠得目光炯炯、连连颔首。
“若如此,宁甘愿认主公为明主,从此为主公征战4方!”
苟哥很欣慰。
然则…
其他人却很郁闷。
渊哥忍不住问道。
“主公,黄祖究竟何意?”
【作者题外话】:咱们重温1下黄祖。
黄祖是被罗先生、暗耻3国志高度低估的3国名将之1。
黄祖是汉末名将,活跃于初平2年(191)至建安十3年(208),虽然未被独立列传,但相关记载见于诸书,且牵涉人物众多。
本文想从0散的线索中,整合梳理黄祖的兴衰始末。
从相关记载中,大约可以推断出以下信息:
其1,黄祖的籍贯记载虽然失考,但无疑出身荆州豪族。
其2,黄祖在荆州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黄祖之于刘表,大约相当于关羽之于刘备。
其3,黄祖败亡的导火索,是部将甘宁的叛变。而黄、甘2人的矛盾根源,很大程度在于阶级立场差异。
咱们先来看黄祖的出身。
黄祖无传,因此籍贯记载散佚。但从刘表集团的用人方略,以及黄祖家族的仕宦履历,可以确定其出身荆州豪族。
但由于荆州黄氏,散居各地,因此黄祖的具体郡望,已经难以考证。
要谈黄祖的出身贵贱,首先要明确刘表集团的用人方略。
刘表是宗室疏亲,最初就职于洛阳。中平6年(189)董卓上洛,天下大乱,荆州刺史王叡与南阳太守张咨,先后被孙坚所杀。袁术从洛阳出奔,在南阳与孙坚合兵,成为董卓的心腹大患。
(南阳)郡中震栗,无求不获。(孙坚)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吴书孙破虏传》
刘表就是在此背景下,被董卓授为荆州刺史。
灵帝崩,(刘表)代王叡为荆州刺史。--《魏书刘表传》
换句话说,刘表上任,不过是“死马权当活马医”的无奈之举。
董卓的最初目的,也只是利用刘表的宗室身份,镇抚叛乱地区。
东汉末期,“宗室出镇地方”相当常见。灵帝任免刘焉为益州牧(188),对抗割据绵竹的马相;李傕任免刘繇为扬州牧(194),对抗割据淮南的袁术,也是相同道理。
换言之,刘表实际是光杆司令,上任途中还屡次遭遇袁术与孙坚的截杀,连荆州的刺史治(南郡江陵)都进不去,不得不转入南郡宜城。
《后汉书》称之为“刘表单马入宜城”。
注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