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百零四章 离别泪濛濛,何去太匆匆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离别泪濛濛,何去太匆匆4(2 / 5)

伐。

至于其余几点…

大意如下:

1是由孙权接任吴侯之职,继续代天子管辖江东;

原文为: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仲谋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仲谋。

2是将年方弱冠的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2人。

原文为:仲谋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公瑾。

3是孙权亲自赴许都,与赵旻面谈之后,接吴老夫人等家眷回江东,留大乔与孙绍、孙策的3个女儿在许都…

大乔改嫁赵旻为妾,孙绍和孙策的女儿则交给赵旻、大乔抚养成人。

第4,是孙策责令孙权勿忘孙坚之志,尽力保全江东;孙河、孙贲、孙翊等等等等孙氏子弟,要尽心尽力辅佐孙权。

最后1点,则是令许昭投效江东、戴罪立功,为孙权招募丹阳精兵、出谋献策、辅佐孙权治理江东。

至于如何对待淮泗士族、江东士族,孙策只字未提。

既然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这1点比孙策强,孙策便不再要求孙权如何去做。

于是乎,事情变得微妙起来。

不但孙策指定的继承人孙权不在场,而且杀死孙策的凶手许昭…偏偏还被孙策委以重任。

若非吴景和许昭2人事先排除了作伪的可能性,众人根本不可能相信此绝笔信。

许昭不惜切断自己尾指保证、又发下毒誓,兼且孙策的书信又是本人亲笔书写,这1切都证明,许昭没有作伪…

要注意:古代人,尤其是谶纬之学盛行于世的东汉人,非常迷信!

至于孙策命令孙权亲自前往许都…这事儿反而不难理解。

吴侯并非世袭县侯,孙权要继承“吴侯”之爵,必须亲自找赵旻商谈。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赵旻绝对不可能不讨诏封孙权为吴侯。

那么…

问题来了。

吴景珍而重之地将孙策的绝笔信收好,向帐内众人抱拳。

“诸君,我等当务之急究竟为何?”

“这…”

“当务之急…”

“愚以为,当尽速护送主公棺椁返还丹徒城!”

“愚以为,当务之急乃诛除黄祖老贼!黄祖老贼乃害死吴侯之元凶!”

“不妥不妥,当务之急乃尽速使主公入土为安!”

刘关张3人这时已不好置身事外,只好再次下场,与江东众人争论不休。

于是乎,见此处比坊市还要热闹3分的吴景,顿感头大如斗。

孙策在他们这些人心中,犹如定海神针,孙策1死,这些人便犹如失去了主心骨1般。

周瑜此刻同样心乱如麻,1时间拿不定主意。

由此可见,孙策的人格魅力、影响力有多大。

刘备虽对此唏嘘不已,但也只好长叹1声道。

“诸君,愚以为某等可兵分两路,1路护送吴侯返还丹徒城,1路则留于此地为吴侯报仇。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吴景、朱治、程普、黄盖4老对视1眼后,纷纷附议。

那么问题又来了。

谁负责护送孙策遗体?

谁又负责为孙策报仇呢?

万幸刘备已知江东众人目前的情况,所以刘备便再次提出建议。

“愚以为,公瑾为吴侯托孤之人,而许昭则为戴罪立功之人,由此2人负责护送吴侯返还丹徒城,由伯海(孙策族兄孙河)率军沿途护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