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存绢帛又几何?”
韩浩1边唤来身边郡曹,令其人呈上簿册,1边如数家珍般躬身作答。
“回主公,今京兆尹存麦3百6十2万斛,高粱2百1十8万斛,绢1百06万匹,纵使突发饥荒,亦足以支撑1年。
便无灾荒,此存粮亦足以充抵十万大军岁半之所需。主公但请放心,今岁如丰收,存粮之数仍可倍增。”
老农就是老农,韩浩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1极为朴素、却又颠扑不破的真理,如奉圭臬。
而且,其人不看账簿便倒背如流,可见其人有多么用心。
所以,“广积粮、高筑墙、不称王”的苟哥很欣慰。
“元嗣,诸君,随我走1走!”
因时间有限,苟哥白天要急行军、尽快赶到大散关,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看1看各城的变化。
注意:这里,见缝插针这个词是正经的。
那么问题来了。
大晚上的,能看出来汉末的城邑有没有变化吗?
当然可以!
与弘农城不同,名都长安的夜经济颇为发达。
在各式各色灯笼的通明灯火映照之下,赵旻只见长安街头行人如织,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苟哥默默吐槽:李唐的长安城,夜间恐怕也不过如此!
长安新城的城区规划,是赵旻亲自设计、宠哥主持建造的。
说白了,就是李唐那宛若棋盘1般的布局。
中心处,为满宠那占地面积极广、兼具练兵功能的凉州牧衙署,东西南北4条大街,分别名为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外城与内城之间,还有1圈城墙,并分设4处城门。
苟哥又欠下了李世民不少版权税。
毋庸置疑,此刻的凉州牧衙署,既是原来刘协居住的宫城,也是将来的大汉宫城。
众人骑马走完这1圈,已是亥时中(晚上十点钟)。
苟哥挥挥袍袖,示意老农韩浩赶紧休息,别耽误明天1早浇地…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韩浩1定会早起巡视农事。
回营地后,苟哥尚未来得及为卞夫人按摩,便被荀攸、刘晔2人堵在了营帐中。
应付完2人之后…
时间已是午夜,苟哥只好和衣而眠。
如是般,在2月初6,也就是大军开拔的第4天傍晚7点半,卫府5万铁骑,便已抵达距许都1千6百余里的大散关。
渊哥这是要上天啊!
在近两千年前的汉末,除了渊哥之外,还有谁能每日行军4百里?
苟哥也不过2百5…十里而已。
那个时代可没有硬化路面,骏马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奋力疾驰,骑手们的痛苦可想而知。
当然了,代价便是1众文臣苦不堪言,若非苟哥及时抚慰,就连卞夫人也要造反。
有鉴于此,在抵达大散关之前,苟哥便已下令,抵达大散关后,全军休整3日、改善伙食。
尽管大散关到阳关,还有3千里之遥…
就冲这距离,除了有神行的渊哥、且装备马蹬马蹄铁的卫府,其他诸侯也根本不可能收复西域。
总而言之,大军抵达大散关后,苟哥2话不说,便率军径直进了关城。
去年大散关之内的军营,便足以容纳十万兵马,苟哥根本不信,军营会越改越小。
可怜张既为恭候赵旻大驾,连马都没骑…
张既只好1路狂奔,方才勉强跟得上刻意放缓速度的卫府大军。
万幸刘晔见张既可怜,将自己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