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哥嗅着依嘉娜丽那自然芬芳的少女幽香,侧头欣赏着佳人玲珑起伏的优美线条、修长如白天鹅的脖颈、酷似梦中女神法兰西玫瑰的侧脸,以及那1头灿烂的金发,只觉心神皆醉。
依嘉娜丽在赞叹过后,却听不到如意郎君的回答,便有些疑惑地侧过脸来。
于是她再次看到了自己如意郎君那痴迷的眼神。
依嘉娜丽对如意郎君嫣然1笑。
“夫君可知,妾依嘉娜丽之名乃何意否?”
【作者题外话】:残唐的版图,似乎还不如仁宗朝唃厮啰称臣时的北宋。
但李唐版图最大时,不是在贞观,更不是在开元,而是李治前期的永徽至麟德年间…
这两口子都特喵的1个毛病,闲着没事儿换年号玩。
李治是最被低估的强势帝王,就冲着人家将华夏疆域扩张到李唐最大,人家就有足够资格封禅泰山。
言归正传。
赵旻确实有能力将疆域扩到康居国,再向西得不偿失。
汉末特喵的要石油有卵用?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另按《魏略》,西平郭宪,“为其郡右姓,建安中为郡功曹”,以族望而论,无疑也是郭后同宗。
然而这个“名震陇右”的郭宪,在黄初元年(220)“病亡”,却在正始元年(240)才得到朝廷的“追嘉”,前后相距竟有2十年。
考虑到郭宪生前曾得到过曹操的褒奖,这无疑不合情理,必有隐情。
实际结合延康元年(220)5月凉州叛乱的历史背景,可知郭宪所谓的“病亡”,大概率是卷入西平郡叛乱之事,同年死于非命;直至明帝驾崩(239),郭后以太后之尊临朝,这才得到平反。郭宪之子也恰是在同年(240)得到“关内侯”的爵位恩赐。换言之,郭宪的“病亡”不过是为尊者讳,实难采信。
郭宪与郭满的亲缘关系,史料所限,已经难以考证。不过按郭宪、郭满均在齐王时代才得到朝廷平反,可知他们当年(220)必定卷入叛乱,因此在3祖时代(魏武、魏文、魏明)始终未获赦免。郭氏在毛氏死后两年(239)才被正式立为皇后,恐亦与其敏感出身有关。
另,蜀延熙十6年(253)春,魏降人“西平郭脩”刺杀蜀大将军费祎,事成而身死。同年(253)8月(魏嘉平5年),魏帝曹芳下诏褒扬郭脩,追封其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
(延熙)十6年春正月,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脩所杀于汉寿。--《蜀书后主传》
(嘉平5年)8月,(齐王)诏曰:“故中郎西平郭脩,砥节厉行,秉心不回……脩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费)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魏书齐王纪》
郭脩得到魏朝的高度评价,除了行刺之功,还与他的出身有关。
他既出身西平,必与郭太后同宗,追封郭脩不仅可以激励士气,也是对郭太后的1种心理慰藉。
按《魏氏春秋》,郭脩“素有业行,著名西州”。
然而这个“著名西州”的大名士,在魏朝竟然官不过“中郎”。
按《续汉书百官志》,中郎秩阶“比6百石”,略低于县令;
而南朝裴松之则干脆称之为“西州之男子耳”,言辞中不乏轻蔑之意,侧面反映出郭脩在魏之地位十分有限,反倒是他入蜀之后1路官至左将军,成了方面大员。
(郭)脩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魏氏春秋》
郭脩在魏,西州之男子耳,始获于蜀,既不能抗节不辱,于魏又无食禄之责。--裴松之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