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二十六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六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2 / 4)

“仲业果然忠义!正是此理!”

于是乎,已换上甲胄的卫府铁骑,便与1身奇装异服、赤着脚的5溪蛮人,1同赶往5溪蛮人的聚居之地。

那么…

当黄忠看到文聘带着赵旻、韩嵩2人,身后还跟着1人双马、甲胄分明的卫府铁骑之时的心情,便不难想象。

跑当然是不可能跑的,打也绝对不可能打得过,但黄忠至少在死前还能破口大骂。

“文仲业误我!竖子也!亏我视你为友,你为何出卖我!”

赵旻看着自己面前正破口大骂的黄忠,心中惊诧不已。

啊这…

让赵旻如此惊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黄忠虽然身材魁伟雄健,但明显可看出…

他比夏侯渊还要年轻两3岁!

夏侯渊今年不过3十8岁而已,正值壮年。

说好的老头儿黄忠呢?

万幸赵旻早已知晓罗先生写的是小说,有不少夸张、甚至是忽悠人的描写实属正常…

故而赵旻按捺下心中惊诧,笑着向黄忠躬身抱拳。

“汉升将军请息怒,我乃常山赵从文也,久仰将军大名,故请仲业带我前来见见将军耳。”

黄忠比赵旻还要惊诧。

说好的而立之年卫将军呢?

啊这…

这小子有2十5岁吗?

当然有,赵旻今年虚岁都2十6了!

黄忠望着年轻得不像话的赵旻,怔怔出神良久,方才抱拳还礼。

“阁下当真乃大汉太子太傅、卫将军赵从文?”

赵旻笑着颔首。

“如假包换!”

黄忠下意识地抚了抚胸前须髯。

“阁下竟如此年轻?”

赵旻含笑温声道。

“汉升将军莫非未曾听我3位叔父提及我?”

黄忠颓然叹了口气,摘下头上兜鍪、将其递向赵旻。

“卫将军既至此,则左将军之谋必已败露!我本为刘镇南之臣,败于左将军后不得已而转投之。我乃不忠不义之人,要杀要剐悉随尊便!”

赵旻不接黄忠手中的兜鍪,而是向其人抱拳。

“汉升将军谬矣!将军非刘镇南之臣,更非刘玄德部曲,实乃汉臣也!将军既名忠,又岂能不明是理乎?”

汉末是多重价值观并存的年代。

这里既有2重君主观,又有根深蒂固的汉室正统观念,而且神奇的是,两者并不冲突!

所以,才会有历史上汉室朝廷、曹操霸府这两套班子并存,以及后来诸葛亮“宫中府中(诸葛亮开的丞相府),俱为1体”的现象存在。

区别只在于,前者的霸府是为谋权篡位而存,后者的丞相府却是辅佐刘禅治理季汉、达成刘备遗愿。

甚至于,后来司马懿、王敦、桓玄、刘寄奴、尔朱荣、高欢、陈霸先、杨坚等等乱臣贼子,都是仿照曹操先后成立霸府,最后或失败、或成功改朝换代。

这些虽是极端例子,但也说明自汉末起,2重君主观开始盛行。

故而,黄忠之言没错,赵旻之言更是大义凛然。

而且,赵旻之言1出…

这段时间,始终生活在矛盾纠结与内疚中的黄忠,似乎被赵旻解开了心结。

赵旻见黄忠眼眸1亮,便心知有戏。

于是其人循循善诱(继续忽悠)。

“汉升将军以为,究竟是刘镇南忠于汉室?亦或刘桂阳(赵旻重点强调刘备为大汉桂阳太守)忠于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