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百零七章 启猥琐发育,开中兴之局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七章 启猥琐发育,开中兴之局13(2 / 3)

仁哥3人,也并未反对孤立邺城这1战略思想。

与苟哥以战止战的目标类似,他们3人的目标同样极为单纯:为曹操复仇,取袁贼狗命!

因此…

就在赵云智取内黄城的当晚…

惇哥故技重施、继续采用斩首战术,利用云梯、钩索等工具,1夜之间便攻入了赵王宫、赵国国相府,惇哥、仁哥2人,分别控制了赵王刘赦、赵国国相崔琰。

崔琰早在官渡之战前,便已为袁绍所重用。

与狗贼王沈的秽史《魏书》记载不同,崔琰实则是支持袁绍南伐中原以“清君侧、诛暴虐”的拥护者。

与其人在《3国演义》中的形象类似,崔琰是忠汉之士。

是以…

当曹仁从天而降、持环首刀破门而入后,只着中衣、遽然惊醒的崔琰先是1惊,旋即面露释然之色。

面目俊朗、气度儒雅,虽危在旦夕却仍安之若素的崔琰,向披双层甲、头戴象征大汉武德之鹖翎兜鍪的曹仁躬身作揖道。

“来者莫非卫府之王师?”

崔琰受袁绍征辟时,是在建安2年(西历197年),是故其人并不认识建安元年便跟随曹操自立门户的曹仁。

曹仁见崔琰在此大难临头之时,犹然淡然自若,心中不由微微钦佩其人之风骨,是以曹仁躬身抱拳还礼。

“某乃沛国曹子孝也!今奉某家主君、大汉卫将军之令,前来讨伐欲不臣之袁贼!

先生既为宗室赵王之国相,当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如此,先生何不弃暗投明、归顺天子乎?”

崔琰站起身后,云淡风轻道。

“子孝将军此言差矣!大将军始终未有任何僭越之举;向者建安5年官渡之战,大将军讨伐曹司空(曹操),亦仅为清君侧、正汉室耳。

子孝将军既为曹司空族人,当时时规劝司空尊奉天子、不可效仿昔年之国贼董仲颖(董卓),以天子为傀儡、代天子号令天下!”

诚然如此,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中,便已明确说明曹操架空天子、清除异己、欲行不臣之举。

注意:这篇檄文的出现背景,是衣带诏事件曹操大4挥舞屠刀杀杀杀之时。

原文为: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1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

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大意如下:

汉室倾颓、纲纪败坏,因曹操清除异己之故,朝廷中已无忠臣敢为汉室出头、为天子发声。

朝廷中暴虐之臣当道不要紧,我圣朝还有大将军袁绍!

抛开陈琳这精炼、华美的遣词用句不谈,其人文中这个“暴虐之臣”,毋庸置疑,指的正是曹操。

曹仁闻言杀心骤起…

在他看来,从兄曹操是匡扶汉室、肃清宇内的当世英雄,岂容自己面前这个书呆子如此诋毁、甚至是污蔑?

尽管在我们看来,崔琰说的其实都是大实话。

曹操确实早在建安4年时,便已滋生取汉室而代之的野心。

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崔琰不应该在曹操的堂弟曹仁面前…瞎说大实话。

曹仁真有可能1刀剁了崔琰!

由是推之,历史上的崔琰,死得1点儿都不冤: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嘛!

崔琰明知道曹操残暴不仁、又多疑猜忌,何必还要瞎说大实话呢?

此时,曹仁竭力按捺住心中杀心,沉声反驳崔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