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此,南阳名士樊振在颖川郡便也深受士民爱戴。
遑论张绣之所以在南阳稳如泰山,樊振可谓居功至伟。
更何况南阳、颖川是南北隔壁郡,颍川郡昆阳县与南阳郡叶县毗邻。
1言蔽之,樊振虽是外地人,但因伏寿等人之故,其人在许都的声望决不逊于荀、钟、陈、韩、辛等颖川本地大族族长。
言归正传。
因樊振深孚众望,因此当那发声之人“愿闻其详”之音甫落,此地瞬间便鸦雀无声。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曹操入兖州第2年(193)发生了1件大事儿:刘虞死了。
曹操、袁绍他们当年立的皇帝,被公孙瓒杀掉了。
刘虞死后,袁绍、曹操他们实际失去了“旗帜号召”。
曹操萌生迎立长安献帝的战略构想,应该在此时已初具萌芽。
受荀白嫖…啊呸!是受荀彧启发,曹老板决心迎刘协、定新都,借此避开袁绍的同时,自己开创出1番大好基业。
然而,刘协正被关中李傕挟持,曹老板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有机会。
杨奉的出现,便给了曹老板这种可能。
东汉末年,与明廷末期颇为相似;流贼遍地,自相冠盖。泰山兵、青州兵、汝南兵、黑山兵、汉中米贼、白波谷兵简直不要太多。他们名为兵,实为匪,弱者打家劫舍,强者攻城略地。其中势力猖獗者,如泰山臧霸,汉中张鲁等,竟然能建立独立王国。
杨奉就是贼军中的强者。有多强呢?他此时在洛阳挟制着逃亡而来的天子(即献帝刘协),顶着“车骑将军”的名号,气焰极为嚣张。
杨奉善战。且手下做贼日久,皆骄兵悍将。曹操担心练不过杨奉,不敢在洛阳硬抢天子。
太祖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魏书十4》
曹操借口将天子迎至鲁阳(在荆州东北,靠近豫州西南边境),大家利益均沾。
献帝出发后,曹操迅速毁约,将天子转运至豫州颍川许县,并在此建都。
杨奉是个贼,没念过书,傻呵呵就信了。守在洛阳,等着利益均沾,做中兴功臣。不料被曹操戏弄,大怒。
双方交兵战败。杨奉投袁术,后被吕布所破,最终被刘备所杀。
太祖乃迎天子都许。(韩)暹、(杨)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扬间,为刘备所杀。--《魏书6》
白波贼中的大将徐晃,便在此时投奔曹操。
袁绍此时正在向北攻略公孙瓒,而盟友曹操则向南发育,不敢与老大哥争地盘。
为什么说曹操入颍川,不仅是为了欺骗杨奉,劫夺天子,而是为了远离袁绍呢?
因为兖州至颍川的道路不通。
曹操想把势力范围伸到豫州颍川,必先经过豫州陈国,横亘在兖州和颍川之间的地盘。而陈国国相,是袁术部将【袁嗣】。
《武帝纪》特意提到,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县同年),曹操攻伐陈国,军临武平。逼降袁嗣。打通了入颍川的通道。
长安乱,天子东迁。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武帝纪》
有趣的是,天子之后赐予曹操的封地,恰恰是“武平”。
曹操之前的爵位,是承袭自宦官爷爷曹腾的“费亭侯”。
注意:武平是县。
曹操从“亭侯”直接跨级至“县侯”,大概是对迎立天子、豪赌行为的奖赏。
许县在颍川,而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