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十五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5(3 / 3)

转身看向自己书房墙上悬挂的大汉疆域图之上,目光变得深邃而又幽远。

自袁绍被迫与卫府缔结城下之盟至今已半月有余。

而今青州既定,河北又在恢复重建,刘备、孙权都在不约而同地积蓄力量图谋发展,4海1时俱安。

此时,正是1举收下荆州的天赐良机!

毗邻益州汉中、巴东2郡,以及扬州庐江、豫章2郡的荆州,战略地位至为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

如今赵旻又该如何做才好?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许县在颍川,而颍川郡治残破,6年前(189)被李傕的贼兵所攻掠,此时又被黄巾所霸占,甚至从兖州入颍川,还得攻打陈国。

那么问题又来了。

曹操为何要选择鸟不拉屎的许县?

颍川许县,基础设施差、经济环境差、野无良田、人口稀薄;

高风险低收益,如此亏本的买卖,曹操为什么要做?

联系到初平3年(192)袁绍没收曹操的治所东郡,转授臧洪事件可知;曹操不甘居于人下,欲治人而不治于人。

曹操的心态,说得通俗1些,就是:

“租来的房子住的不踏实,我要自己买房。”

或者更通俗1些: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曹操很欣赏刘备,曾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而刘备最大的特质,就是“不甘于人下”。程昱、郭嘉、周瑜、黄权多次提及刘备“枭人不能久屈”的性格特征。甚至陈寿在赞语处也不吝夸奖“先主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曹操对刘备,与其说是英雄相惜,不如说是对同类的第6感。因为曹操恰恰是1个不能久屈人下之人。

治所迁至许县之后,曹操的治所不再靠近冀州,便与袁绍翻脸。

最开始是拿“头衔”做试探,以天子名义赐袁绍太尉(虚职),自领大将军。袁绍怒,曹操便自领司空,将大将军转授袁绍。

之后曹操就开始动兵。先后攻略汝南(袁绍老家),入侵东郡(夏侯惇治濮阳可知),建安4年(199)还杀害了霸占河内的眭固。眭固当时可是打算投靠袁绍的,竟被曹操所杀。

曹操行为越发放4,甚至故意寻衅滋事,谋求与老大哥袁绍决战。

果不其然,眭固死后1年(200),官渡之战爆发。

曹操的治所,从东郡的东武阳(县),到兖州的鄄城(属济阴郡),再到豫州颍川的许县,1步1步,离袁绍越来越远。

曹老板不仅是为了自身发展,也是为了避祸。避“袁绍转授东郡予臧洪”之祸。

曹操早期郡治的迁徙,其实可以借用《先主传》的赞语:

刘备是:

“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曹操则是:

“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袁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避害,且以竞利云尔。”

刘备是避害为主,竞利为辅;曹操相反,是竞利为主,避害为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