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十二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终(1 / 3)

话不多的乐进,其人所要表达的两重意思需要大家揣摩。

其1无需赘述,乐进确实担心西域使臣在大汉境内遭遇不测,致使西域人心不稳;

其2是,乐进担心西域胡人使团心怀叵测,借出使之良机,打探大汉丝绸之路沿途之虚实。

以上皆因西域新定之故。

所以,在乐进行礼发言之后,本身就有25仔潜质、而且曾随赵旻远征西域的马超便“腾”地1下霍然而起。

小马哥躬身抱拳,大嗓门儿震得堂内众人耳膜“嗡嗡”直响。

“主公,诸君!西域之胡人性情反复无常,不可以常理度之!是故,俺以为,主公应遣俺为主将,火速赴洛阳接胡人入许!”

不得不说,小马哥的意见虽然简单粗暴野蛮,却非常有建设性。

苟哥赵旻正欲开口,却听小马哥骤然开始大放厥词。

“主公,满宠非凉州人士、武艺平平毫无勇力,兼且此番其人处理西域使臣之事颇为不妥,故而俺愿代满宠任西域大都护!

主公尽管放心,俺必可如昔年之定远侯1般,为主公、为大汉守御西域!”

苟哥心中1沉,忍不住抬起头凝视小马哥那炯炯的眼神。

然后…

他眯起眼睛,呵呵1笑在心中给小马哥判了个“死刑”。

由此可见,小马哥的野心确实不小,还需要继续接受赵旻的思想改造。

“孟起勇于任事,我心甚慰!我心甚慰!”

小马哥闻言大喜。

却听自家那腹黑主公缓缓道:“然则…孟起不必心急,待袁本初寿终,其人3子必将撕毁盟约攻伐于我,届时孟起可敢为我破之?”

苟哥在心中已打定主意,诸如攻乌桓、征鲜卑等等险仗恶仗,统统都交给野望值高到爆表、与胡人1样轻狡反复的小马哥。

恰如历史上曹操对张辽的改造1般,赵旻也有心用1场场险仗、恶仗把小马哥培养成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将。

张辽虽然出身豪族(马邑之谋主人公、雁门豪族聂1之后),但以骁勇出仕,武人色彩相当浓厚。

这1点,张辽与马超非常相似。

从地缘位置来看,雁门出身的张辽无疑属于“边地人”,文化水平不会太高,早年大概未曾浸染“忠君思想”(边地武人的共性)。

因此初期的张辽在军阀中间频繁改换门庭,不断地“以兵属”、“以众降”,丑态百出。

历史上的马超,比张辽还要过分。

曹操对张辽的任用,最初是颇为忌惮的。基本都是使其充当硬仗的“攻坚先锋”。

无论是“黎阳之战”、“柳城之战”还是“天柱山之战”,基本都是有死无生、有去无回的恶仗。

这与曹操的用人思路有关,即借“恶战”与“险职”来试探降将的忠诚。

甚至威震天下的逍遥津之战(215),曹操的敕令依然是令乐进、薛悌守城,而令张辽、李典出击。

其原因无外乎乐进与薛悌,是出身兖州且未曾叛变的“心腹”,而张辽与李典,1个部曲甚众、1个反复无常,所以被逼出战,试探忠心。

但张辽给曹操交出的,是1份连附加题都是满分的伟大答卷: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逍遥津8百破十万”。

似张辽这般轻狡反复的边地武夫,在战火与鲜血的洗礼之下,竟能逐渐成长为智勇兼备、舍生忘死的名将,乃至名镌青史永垂不朽。

那么…

同样轻狡反复、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的马超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呢?

要知道,这可是在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