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若当真如此,江东岂非亦将不战而降乎?”
吕范对此避而不答。
“孔明、叔至,事不宜迟,我等当速去见吴侯!”
见状,诸葛亮心中骤然有些悲凉。
不言而喻,吕范心里也没底。
不提苟哥手握天子以顺讨逆,也不提3学制提供仕宦捷径,更不提苟哥擅长经济民生及建设…
只说苟哥提前占据大江上游之益州、即将占据大江中游之荆州这两点,便已足以使位于大江下游的江东为之恐慌。
如今的天下形势是千层饼,已不可能再成为历史上那3条腿的大锅。
历史上赤壁之战发生的前提,是益州割据、而刘琦占据荆州江夏郡。
而此时的益州、荆州,已归赵旻之手。
话说回来,历史上,占据益州、荆州的西晋是如何攻下孙吴的?
所以说,江东孙权,不慌才怪!
然而…
同样与历史上的情况不同。
历史上,赤壁之战前,曹操麾下有孙氏无数仇敌。他们恨不得将孙权碎尸万段。
孙策平定江东(195-199)的过程中,手段血腥残暴,“诛戮英豪,威行邻国”。
被孙策兄弟残害的扬州豪强中,有高岱、许贡、王晟、盛宪、周昕等人。
其中盛宪“器量雅伟”,遭孙策迫害,又被孙权所杀,曹操闻而叹息;
周昕被孙策所杀,他的亲兄弟周喁,是曹操的谋主。
高岱、许贡、王晟等人,皆地方豪族,“宾客子弟,盈满道路”,也纷纷惨死于孙氏兄弟之手。
至于在扬州出任守、相的外州名士,比如豫章太守华歆(青州平原),会稽太守王朗(徐州东海)等人,也分别遭遇过孙策的迫害。
华歆曾被威胁“金鼓响振,玉石俱焚”;
王朗干脆被打得“辗转江海”,险些毙命。
王朗被迫投降孙策以后,从曲阿县渡江逃北,竟然“积年乃至”…
要知道,曲阿县就在长江沿岸,过了江就是徐州广陵郡。
孙策肇基之初,曾禁止麾下士人亡归北国(见《徐奕传》),王朗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徐奕字季才,(徐州)东莞人也。避难江东,孙策礼命之。(徐)奕改姓名,微服还本郡。
摘自《魏书之徐奕传》
太祖表征之,(王)朗自曲阿辗转江海,积年乃至。
摘自《魏书之王朗传》
赤壁之战前(208),王朗、华歆已经在曹营混得风生水起。
华歆做到了侍中、尚书;
王朗则入司空幕府为参军,成了曹操的心腹。
不难想象,在这种尴尬微妙的情况下,孙权如果投降曹操,会是什么下场。
是以,在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都想多了:
与刘备情况大同小异,实际上,孙权除了与曹磕到底之外,别无退路。
但在这个时空中,情况同样迥异。
其1,赵旻是孙权亡兄孙策的好基友;
其2,赵旻最心爱的小老婆香妹子,同样是孙权最疼爱的小妹子;
其3,赵旻的老丈母娘、孙权的亲娘,也就是吴老夫人,如今还在世。
综上所述,退1万步讲,孙权投降赵旻之后,赵旻非但不会加害孙权,反而1定会保江东孙氏满门富贵。
吕范之所以心里没底,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如果自家主公没有抵抗之意,吕范就算抵抗意志再坚决,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