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刘备占据的豫章郡(包括9江市在内的今江西大部)。
更何况,长沙郡的东侧也是豫章郡。
诸葛亮闻言却哑然失笑。
“豫章郡之对岸即庐江郡(而今皖西),兼且庐江为江夏、汝南、9江3郡所围,吴侯焉能不知?”
周瑜老家所在、扬州刺史部的庐江郡,北为豫州刺史部的汝南郡(而今河南周口、驻马店、信阳)、西为江夏郡、东则是扬州刺史部的9江郡(包括合肥、滁州在内的如今皖北及皖东)。
这3郡早已被赵旻牢牢统治。
更何况,9江郡的南邻居,还是孙权占据的丹阳郡(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及南京)。
9江郡太守,如今仍为历史上有大才的梁习,都尉则是历史上孙吴“江表十2虎臣”之1的徐盛。
诸葛亮的意思是说,在赵旻收下荆州后,首当其冲者是庐江郡,然后是…
呵呵,吴侯您自行想象吧!
孙权脸色不变,仍然笑道:“先生辩才无碍,权佩服!然则…左将军之桂阳郡亦属荆州,若刘镇南归顺朝廷,左将军当何以自居?”
桂阳郡(今湖南南部的永州、衡阳、郴州等地),确实属于荆州刺史部。
论舌战,孙权未必比诸葛亮逊色太多。
诸葛亮微微1笑。
“吴侯当知,左将军乃大汉王室贵胄,负有肃清大汉朝堂、拱卫天子之责!天子无故,不可褫夺左将军桂阳太守之职!”
孙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先生此言甚是!然则…若天子将左将军迁为9卿之1、令左将军回京任职,左将军又当如何?”
此等区区小事,焉能难倒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神色骤然变得郑重无比。
“吴侯亦知,岭南、交趾乃瘴疠横行、人迹罕至之地,亦为我大汉之王土,左将军为大汉社稷之故,甘愿在此穷山恶水之地,为天子牧守1方!
若如此,天子必将成全左将军拳拳报国之心,卫将军既奉主上以从民望,则亦当遵从天子诏令。吴侯以为然否?”
诚然如此。
就算赵旻借圣旨压刘备、迫使刘备挪窝,人家刘备也有的是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抗旨不遵,而且犹能反过头来道德绑架赵旻…
刘备,已经不再是那个亡命奔逃、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刘备,人家有诸葛亮了。
所以孙权对诸葛亮心悦诚服。
当然了,孙权决不会如此轻易认输。
“呵呵,依先生之言,纵然卫将军收回荆州,亦将对左将军无可奈何乎?”
诸葛亮可不会轻易交给孙权话柄。
“吴侯此言似有不妥,非卫将军对左将军无可奈何,实乃卫将军、左将军皆1心为大汉之江山社稷考虑也。然则…
吴侯乃扬州刺史部吴郡之籍,按3互法,吴侯不可任扬州牧。
是故,卫将军为全其人与故讨虏将军(就是孙策孙讨虏)之义,使吴侯以镇东将军之职,暂行扬州牧之实。
故此,吴侯,天子若改任旁人为扬州牧、迁吴侯为3公9卿,不知吴侯当如何抗天子之令?”
至此,孙权已有些理屈词穷。
按照东汉3互法,身为吴郡富春人的孙权,确实不能做扬州牧。
汉帝刘协只要再任命…随随便便1个其他州之人为扬州牧、再将孙权明升暗降为3公9卿,孙权如果不抗旨,就不得不挪窝。
汉帝刘协的圣旨,孙权敢抗旨不遵吗?
当然敢。
因为刘协如今与傀儡无异。孙权随随便便找个理由,抗也就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