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五十九章 天高风云淡,只怕肯登攀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天高风云淡,只怕肯登攀9(2 / 3)

钱的愤怒;

垂暮老人对年轻人挥霍青春的愤怒。

生命、金钱、时间,这是最重要的维度,也是最常见的情形。

袁绍对灵帝的鄙视,却是由“血缘”和“个人能力”而发的。

血缘,是袁绍内心深处的痛;

而血统卑贱者、又恰好具备出众的才华,就会更加意难平。

袁绍若仅是个庶出的废物,无甚野心,此事倒也罢了。

但袁绍这个庶子,偏偏具备出众的才华干略。这就成了袁绍痛苦的来源。

而以袁绍之才能干略及声望,其人却只能替灵帝做敛财的狗腿子、捞金的马前卒。

中平2年(185),灵帝宫中失火,殿宇被烧。为凑钱重修殿宇,灵帝设置了1个特殊机构,叫“西园”。

这个机构干嘛的呢?就是替皇上敛财的。

明年,南宫灾。(张)让、(赵)忠等说(灵)帝令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修宫室。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驺密约敕,号曰“中使”,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后汉书卷7十8》

注:张让、赵忠,灵帝朝著名中常侍;权宦。灵帝称张让为父,称赵忠为母。灵帝崩,2贼杀大将军何进,掀起十常侍之乱。

敛财方式很搞笑:让外放的京官、和赴京述职的地方官,去西园交钱;升迁考核也得交钱,不交不许升官,不交不许赴任。

交多少钱呢?1个大郡的郡守(相当于今天地委书记),要交3千万钱,因为地方官油水足。京官系统,3公1千万,9卿5百万。

价格要得着实太贵,很多交不起钱的穷官和清官,竟因此自杀。

刺史、2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23千万,余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有钱不毕者,或至自杀。--《后汉书卷7十8》

这笔糊涂账,毫无意外地落到了地方百姓的头上。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僚们孝敬皇帝的钱,最终还是要从百姓身上再捞回来。灵帝的统治,也就在这些恶政的侵蚀下,朝政败坏、国事日非了。

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与西园又有何关联呢?

因为袁绍就在西园当差,替灵帝捞钱!

灵帝在西园设置8校尉,找了1批官宦子弟充任。

袁绍就是8人中的1员,任“中军校尉”。

8校尉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还有曹操(典军校尉)和淳于琼(右校尉)。

袁绍这样1个有才干的庶出子弟,内心对灵帝已然轻视;

现实中却偏偏不得不充任西园走狗,替灵帝背负骂名。

更有甚者,西园的头目,是“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是谁?

那是个小黄门,也就是秩6百石的宦官!

两汉时代,士人与阉人泾渭分明,彼此视若寇仇。袁绍生母虽贱,生父却出身高门。

汝南袁氏4世5公,袁绍却屈居宦官之下,做的是揽钱的赃官,干的是卖良心的臭活儿。袁绍内心之愤怒,可想而知!

后来(189)十常侍之乱、袁绍滥杀阉人,很可能与年轻时在西园宦官手下当差的屈辱经历有关。

中平5年(188),王芬、许攸、周旌等人勾结死士,准备趁灵帝出巡河间国旧宅时弑君,改立合肥侯为帝。此事,史称“王芬之乱”。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

摘自《魏书1》

注意:灵帝是外藩继统,祖系源自河间国王,本人世袭解渎亭侯。

王芬是谁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