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九十四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4(2 / 3)

牙切齿。

“玄德叔父放心,琦在武陵郡,尚有部曲两校,今琦已征调部曲赶来,不日将至此也!”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闻言同时大喜。

有刘琦这两校、也就是万余兵力,将使刘备在平定交趾刺史部最南方的日南国(今中南半岛南部)时,成功几率大增!

至此,刘备、刘琦这对历史上的盟友开始联合起来…

那么,刘备、孙权联合,还会遥远吗?

这才是大争之世的汉末3国!

就在赵旻率卫府、太子属官商讨今岁之国策,以及刘备、刘琦准备联合起来搞事情之时…

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公孙度将辽东自封为平州)的公孙度,终于摸清了卫府在青州的军事部署情况,以及袁绍在右北平郡的布防情况。

至于在辽东割据的公孙度为何如此关心青州?

那是因为,公孙度不仅割据幽州(今辽东半岛与朝鲜北部),还把势力拓展到了青州东莱郡。

青州东莱郡即山东半岛东北部,囊括今烟台、威海等地。

公孙度割据辽东后,“越海收东莱诸县”,并在此新设“营州刺史”(不在十3州之内);

其人僭越不轨,乃至郊祀天地(天子专属之礼),俨然1副天子派头。

(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立汉2祖庙,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

摘自《魏书之公孙度传》

东莱郡隔壁有两个郡国,1是北海国,1是孙康的城阳郡。

北海国后来曾短暂被公孙度攻占,但很快又被袁绍所得。

袁绍、公孙度之间的仇恨,就此日益增长。

建安4年(199)吕布败死,曹操为安抚以臧霸、吴敦、尹礼、孙氏兄弟为首的泰山群盗,不得不承认泰山群盗的既得利益,并任命孙康为城阳太守。

太祖以(臧)霸为琅邪(琅琊国)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城阳太守。

摘自《魏书之臧霸传》

其后,在官渡之战中,袁绍长子袁谭趁乱夺取了青州北海国,孙氏兄弟因此与袁绍不共戴天。

去年赵旻在与袁绍全面交战之时,以雷霆之势,短短旬日之间便攻下青州北海国、乐安郡、齐国、济南国及半个平原国。

公孙度麾下大将、同时也是东莱郡著名海贼管承,彼时镇守青州东莱郡,其人见卫府攻势凶猛,便死守东莱郡而不出…

结果不到半个月,除东莱郡之外的胶东半岛便易主了。

管承不敢怠慢,在得知此事后的第1时间,便渡渤海赶到辽东,将详情151十告知于公孙度。

青州东莱郡,是公孙度插手中原、武力扩张的关键前哨站。因此,当得知青州几乎已尽归于卫府之手后,公孙度的反应可想而知。

最为直观的结果,便是公孙度通过海船,不断增派部曲至东莱郡。

此外…

趁袁绍、赵旻双方局势紧张之时,公孙度居然再次打起了袁绍右北平郡的主意。

前者,袁绍在邺城城下败于赵旻之后,恼羞成怒之下,已然完全收回右北平郡、半个辽西郡,并屯重兵于卢龙塞(后世迁西县喜峰口,此地易守难攻),对右北平郡东侧的辽西郡持续施压。

但公孙度就是不信邪…

其人坚持认为,刚刚在邺城赢得1场大捷的赵旻,1定不会与袁绍善罢甘休。

以是故,公孙度非但向辽西郡增兵,而且已遣公孙康赴柳城,试图说服乌桓人攻打右北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