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九十五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辽东风云变,河北闹翻天5(1 / 4)

历史上,袁绍的儿子便在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蹋顿。

这才有了辽哥大发神威的“白狼山之战”。

在如此背景之下,公孙度居然脑洞大开,派公孙康去辽西郡柳城,意图拉拢、挑唆乌桓人来背刺袁绍?

所以,理所当然地,公孙度有意出兵辽西、背刺袁绍之事,便被乌桓单于蹋顿,遣心腹秘密告知了袁绍。

此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大将军府内。

河北3人组,也就是出使许都,向天子朝贡的淳于琼、辛氏昆仲,刚刚返还。

3人非但为其主上袁绍带回了刘协(实际上是伏寿)的赏赐、以及赵旻的谢礼,还带回1份钤盖了传国玉玺的天子诏令。

于是乎,袁绍拖着病体,强撑起精神,召集麾下群臣共商如何应对公孙度背刺、分析天子诏令、以及解析卫府对河北之态度如何。

此时之袁绍,年龄虽比杨彪尚且年幼4岁,但须发已泰半花白,兼且形容枯槁、精神萎靡。

大将军府1众幕僚见昔日雍容华贵、神采飞扬的袁绍,而今竟如此憔悴,皆情不自禁地深深感慨岁月无情、英雄迟暮,1时之间悲从中来。

思及如今袁绍仍未指定嗣子为何人…

大将军府的1众幕僚,竟莫名生出1种绝望之感。

众人看向袁绍,只见其人双目微眯,似在养神,又似在沉思。

袁绍倏然取出天子诏令,并将其展示于众人面前。

众人眯起眼、仔细阅读起来。

诏令的内容,颇为简单。

其大意为:刘协已立刘嗣为皇太子,责令太子太傅赵旻悉心教诲皇太子、并暂任太子少傅之职统御太子属官,使太子早日谙熟政务;

此外,责令大将军袁绍镇守河北,与太子太傅赵旻共同辅佐太子,不得有2心,否则天下共诛之!

1言蔽之,这是刘协昭告天下,其人继嗣详情之圣旨。

见1众臣属皆已读罢此圣旨,袁绍复又将其收起,继续眯起眼陷入沉思。

河南士人纷纷看向曾为袁绍故友的淳于琼;河北士人则纷纷看向沮授。

2人有心问袁绍1句话:

而今天子已公示继嗣之事,不知明公究竟欲立何人为嗣?

当然了,袁绍绝口不提继嗣之事…甚至于不主动开口,其人这些臣属为避免刺激到袁绍,也同样不好开口。

如是般,大将军府内的这场极为重要的议事,1开场便陷入沉寂之中。

袁绍如今身体情况如何已很明显,然而…

即便如此,其人也不愿立嗣子…

其中之隐情不言而喻。

良久良久…

众人正在反复思忖,袁谭、袁熙、袁尚3人中,究竟谁更适合继嗣之时,骤然听袁绍开口问道。

“诸君以为,卫府而今对某等,究竟持何态度?”

众人同时愕然。

天可怜见,他们本以为自家主上是在为继嗣之事而纠结不已,谁又能想到,袁绍考虑的,居然是大将军府与卫府的关系?

万幸的是,袁绍终于开口了。

河北3人组中,口齿最为伶俐的辛毗起身作揖。

“关于此事,请明公尽管放心,太子太傅已明言将遵守盟约,只要明公不主动挑衅,则太子太傅必将与明公和平共处。”

袁绍微微颔首。

“如此甚善!”

由不得袁绍不害怕卫府。

河北重镇黎阳,如今已归赵旻之手,赵国也已向赵旻称臣;遑论袁绍背后,还有个公孙度在虎视眈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