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一十四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四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4(3 / 3)

而淤堵,竟至于中断?”

钟繇蹙眉答道:“皆因白公渠年久失修、兼且淤泥极多之故也。”

赵旻笑着颔首。

“然也!然则…元常公以为,我等察看之渭水,其水势、水文又如何?”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曹爽毁营、改其编制归属,说明在正始6年时(245),中垒、中坚2营是隶属中护军(即司马师)的。

因此曹爽才需要将之拆分整编,使之重新隶属于中领军(即曹羲,曹爽之弟)麾下。

然而按照《宋书》记载,魏世的中垒、中坚2营,本就应该隶属于中领军。换言之,至晚在正始6年(245),中护军的权力已经出现扩张,不再局限于“主武官选举”,而是开始正式领营(领中垒营、中坚营),即掌握实际兵力。

关于护军权力扩张这1问题,张金龙在《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1文中曾有留意,仇鹿鸣在《高平陵之变发微》1文中也曾提到。

中护军正式领营,具体始于何时,颇难定论。或许是正始初年由曹爽改易,以方便表弟夏侯玄掌握禁兵;也可能是夏侯玄卸任后由司马懿改易,以方便其子司马师掌握禁兵。

总而言之,自齐王曹芳开始,中护军便不再是单纯的人事职务,而开始染指中军兵权。《魏略》称夏侯玄、司马师以护军身份“总统诸将”,也是出于这个历史背景。

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魏略》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后来“以中垒将军行中护军”,也能佐证护军1职的权力扩张。

使使持节、行(即代理)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北迎常道乡公(曹)璜嗣明帝后。--《魏书齐王纪》

这也是《晋书》提到的“魏世中护军隶中领军,晋世则不隶”的根本原因。

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晋书职官志》

实际出于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的缘故,护军的地位在嘉平元年(249)之后大大提高。这也是东晋葛洪称曹魏护军王图为“军督”的原因所在(见前文注引)。

嘉平元年即正始十年(249),该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党羽,独擅朝纲,因此改变了曹魏的中军武官结构。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