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上告祖灵,下书谱牒。”
摘自习凿齿《汉晋春秋》
在宗法社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立嗣子的标准规范要求。
袁谭已无可能,袁熙是袁绍妾室所生,那么惟有袁绍续弦正妻刘氏之子、袁绍幼子袁尚拥有嗣子资格。
所以河北士人才会如此支持袁尚。
尽管袁尚如今尚未束发(未满十5岁)。
有鉴于此,袁谭坐拥“年龄优势”,却无法获得河北集团的支持,只能退求其次,寻求颍川集团的帮助。
如此1来便造成1个严重后果:
河北集团、颖川集团势必将因2子之争而争斗不休。
综上所述,卫府众人皆对董昭之言深以为然。
然而……
赵旻却不赞成董昭之言。
“公仁公,袁绍麾下非止河北、颖川2党也。兼且,河北士人虽部曲甚众,亦不可徒凭武力而助袁尚为嗣子。”
赵旻话音落下之后,荀攸站起身向董昭解释起来。
“公仁兄,昔年袁绍在洛阳之故友,诸如许攸、逄纪等人,立场或与颖川士人不尽相同也。”
袁绍麾下,无论是河北系还是颍川系,对于袁绍而言,都是新人。
因为袁绍本人出身豫州汝南,他的基本盘是洛阳时代的旧友:
诸如张邈(兖州东平)、曹操(豫州沛国)、许攸(荆州南阳)、逄纪(荆州南阳)、何颙(荆州南阳)、淳于琼(豫州颍川)等。
其中何颙何伯求死于董卓之手;张邈听信陈宫谗言而发动兖州之乱,兵败身死;曹操无需废话;
最终,洛阳故友之中,只剩下淳于琼、逄纪和许攸3人,仍在追随袁绍。
其中淳于琼是颖川人,其人就算想置身事外也绝无可能。
如此1来,逄纪、许攸2人的站队及态度,便显得至关重要。
可问题在于,河北士人集团,真能容得下这两个荆州南阳郡士人吗?
而且,袁谭自己麾下亦有上万部曲,而且此刻必在邺城。
河北士人如果当真想要以武力压制袁谭,恐怕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卫府上下,仿佛看到了4个大字:
祸起萧墙!
历史上的建安6年(西历202年),若非袁谭、袁尚这两大集团内讧,曹操不可能轻易夺下黎阳城这1桥头堡。
那么……
卫府是否可利用此良机呢?
于是乎,卫府众人皆看向赵旻。
只见赵旻缓缓摇头。
“诸君,袁绍故去之后,某等暂不可轻举妄动,静观其变即可。”
卫府众人闻言,皆有些失望。
然而……
赵旻复又道:“然则,袁绍而今并未病故,某等应趁此时收复并州太原、雁门2郡,辽东、辽西2郡并抢占井陉、卢龙塞!”
井陉是太行8陉之1、著名军事要塞,韩信“背水1战”的故事,便发生在此地。
辽西郡卢龙塞之重要性,前文已多次提及,此处同样不再赘述。
众人只见,赵旻霍然起身。
“此外,诸君,内黄城、黎阳城加急增派兵马,严防河北因袁绍故去而生乱!我须即刻入宫面见天子(实际上是伏皇后),提前向天子讨诏安定河北!”
对于“袁绍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强”这个问题,全天下人的认知,恐怕都不及赵旻1人。
所以,赵旻必须将1切隐患,全部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离开卫府之后,赵旻心情变得格外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