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川繁钦2人,亦皆当世之才俊,待阿旻收复并州后,其2人可任太原、雁门2郡之两千石。阿旻竟已忘记此事?”
两千石,在东汉专指太守。
所以说,赵旻捱荀彧的这两记暴栗,1点儿都不冤枉。
也因此,在伏寿问出此问题之后,赵旻仍然不假思索道。
“回皇后,北地傅巽、颖川繁钦2人可任太原、雁门2郡之两千石。”
与阎柔不同,伏寿明显对这两人没有什么印象。
“卿所言之2人,乃何许人也?”
在郡县制的秦朝两汉,太守相当于后世的1省之长兼省军区的1把手,因此,由不得伏寿不如此慎重。
赵旻郑重其事地答道:“北地傅巽乃昔年之义士傅南容之族子,颖川繁钦亦为颖川之名士。此2人皆当世之才俊。”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从阙宣事件上看,这种卸磨杀驴的糟心事儿,陶谦绝对干过不止1回。
张闿本为图财,自然没兴趣以身犯险,索性投奔袁术,以求庇护。
毕竟袁术也是陶谦名义上的盟主,说话还有些分量。
因此任务失败的应劭、与1击得手的张闿,最终竟殊途同归,分别归附了2袁。
张闿大概是汉末最强“刺王者”(曹嵩被追尊为太皇帝),在袁术麾下大放异彩,建安2年(197)再度刺杀了陈王刘宠与陈国相骆俊。
袁术求粮于陈(国)而(骆)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骆)俊及(刘)宠。--《后汉书刘宠传》
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骆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谢承《后汉书》
张闿1介黄巾余孽,数年间竟成功斩首3位重量级人物。
专诸、聂政与之相比,似乎都黯然失色。
曹嵩之死,虽然诸书记载相异,然而梳理始末,依然可以还原事件原貌。
初平4年(193),与曹氏亲善的琅琊王刘容去世,失去庇护的曹嵩,因此迁往兖州。
因为琅琊接壤兖州泰山,曹操遂遣盟友应劭(泰山太守)在郡界迎接。
曹嵩豪富,车舆百乘,引起了徐州方面的注意。与曹操交恶的陶谦,遂密令阴平(属东海)守将张闿袭击曹嵩车队,掠夺财物。
考虑到东海郡是昔日陶谦与臧霸镇压黄巾之处,因此张闿很可能是黄巾余党。
曹嵩因为辎重超载,行动迟缓,在泰山郡华县、费县附近被张闿追上,惨遭夷灭。
张闿砍杀曹嵩之后,1方面担心到手的财货会被陶谦充公(黄巾习气),另1方面因为陶谦惯于卸磨杀驴(阙宣之死),惧有后患。
因此其人向南投奔袁术,寻求庇护。
应劭听闻曹嵩惨死,担心曹操报复,也便北走袁绍,希冀盟主的斡旋与庇佑。
因各方立场相异,曹嵩之死,遂成今日所见之模样;
此事,也成为汉末3国最著名的罗生门。